物理卷2016年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联考(2015.12)word版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物 理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 I 卷第 1 至第 3 页,第卷第 3 至第 6页。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 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卷时,必须使用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 2、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l6 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7 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的 象。 图中 ,则在 0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刻,甲的位移是乙的位移的 B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 C在 刻,甲与乙相遇D在到达 刻之前,乙一直在甲的前面2如图所示,一车内用轻绳悬挂着 A、B 两球,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两段轻绳与竖直方向 3、的夹角分别为 a、 ,且 a= ,则的质量一定等于 B 球的质量BA 球的质量一定大于 B 球的质量CA 球的质量一定小于 B 球的质量DA 球的质量可能大于、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 B 球的质量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若在其上端轻放一质量为 m 的物体甲(物体与弹簧不连接,重力加速度为 g),当甲下降高度为 h 时,其速度恰好变为零。 若在轻弹簧上端轻放一质量为 2m 的物体乙,当乙下降高度为 h 时,下降到过程中乙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乙下降到过程中乙与弹簧、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总势能一直增大D乙速度大小为 世昌的博客 如图所示,三个粗细均匀完全相同的圆木 A、 4、B、C 堆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每个圆木的质量为 m,截面的半径为 R,三个截面圆心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20,若在地面上的两个圆木刚好要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考虑圆木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则A圆木间的弹力为 个圆木对地面的压力为 面上的每个圆木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为 面与圆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5人类在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经过长时间的观测,科学家在太空中发现了一颗未知天体,在其周围有很多的卫星环绕该天体运行,其中有一颗卫星 M 在天体的表面环绕该天体运行。 卫星M 与该天体其他卫星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 M 的环绕周期最大B卫星 M 的轨道平面一定 5、与该未知天体的赤道平面重合C卫星 M 所受的万有引力最大D卫星 M 的运行速度最大6如图所示,A 、B 两球用两段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于悬点 0,两段细绳的长度之比为1:2,现让两球同时从悬点 O 附近以一定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至连接两球的细绳伸直所用时间之比为 1: ,若两球的初速度之比 为 k,则 k 值应满足的条件是2A B Ck= D12注意:第 7为多项选择题。 7摩擦传动是传动装置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如右图历示的两个水平放置的轮盘靠摩擦力传动,其中 O、O分别为两轮盘的轴心,已知两个轮盘的半径比 r 甲 :r 乙 =3:1,且在正常工作时两轮盘不打滑。 今在两轮盘上分别放置两个 6、同种材料制成的滑块 A、B,两滑块与轮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滑块距离轴心 O、O的间距 轮盘乙由静止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且转速逐渐增加,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滑块 A 和 B 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角速度之比为 =1:3甲 乙:B滑块 A 和 B 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向心加速度的比值为 aA:a B=2:9C转速增加后滑块 B 先发生滑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转速增加后两滑块一起发生滑动8如图所示,M 为定滑轮,一根细绳跨过 M,一端系着物体 C,另一端系着一动滑轮 N,动滑轮 N 两侧分别悬挂着 A、B 两物体,已知 B 物体的质量为 3计滑轮和绳的质量以及一切摩擦,若 C 物体 7、的质量为 9关于 C 的质量取值合适, C 物体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B无论 A 物体的质量是多大,C 物体不可能平衡C当 A 的质量足够大时,C 物体不可能向上加速运动D当 A 的质量取值合适,C 物体可以向上加速也可以向下加速运动9一质量为 M=l. 0小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运动,被一水平向左飞来的子弹击中并从物块中穿过(不计子弹穿过物块的时间) ,如图甲所示。 地面观察者记录了物块被击中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 取 s 2。 ms,方向向左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为块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 拖着完全相同的拖车(与 8、汽车质量相等)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 v 匀速齐头并迸,汽车与拖车的质量均为 m,某 一时刻两拖车同时与汽车脱离之后,甲汽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汽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经过一段时间后甲车的速度变为 2v,乙车的速度变为 1. 5v,若路面对汽车的阻力恒为车重的 ,取 g=10m/:3B甲车的功率增大到原来的 4 倍C甲乙两车在这段时间内克服阻力做功之比为 12:11D甲乙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功之比为 3:2第 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 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二、实验题(15 分)11.( 6 分)为验证“动能定理” ,某同学 9、在实验室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a,木板倾斜构成斜面,斜面B 处装有图 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如图 c,用 1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挡光条的宽度 d= 2)装有挡光条的物块由 A 处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 t,则物块通过 B 处时的速度为 (用字母 d、t 表示) ;(3)测得 A、B 两处的高度差为 H、水平距离 L;已知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u,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为了完成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12.( 9 分)一兴趣小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拉力传感器用来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 10、。 (1)为了使传感器记录的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应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的点;(2)本实验中 (填“ 需要”或“不需要” )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3)该兴趣小组根据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的 象如图乙所示。 则图象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4)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计 45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 11、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 8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火箭模型,在一次实验中,火箭模型点火后经过 24m 处,若认为火箭模型的上升过程为垂直地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取 g= s 2,求:(1)火箭模型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重力的比值;(2)火箭模型从发射到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 (结果可保留根式或三位有效数字)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0 分)我国火星探测器计划于 2020 年前后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发射场发射人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假设探测器到了火星附近,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出探测器运动的周期为 T 12、以及运行速率为 v,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 G。 (1)求火星的质量;(2)设某星球的质量为 M,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在离该星球球心 r 处具有的引力势能公式为(取物体离该星球无穷远处势能为零)。 若一颗质量为 m的卫星绕火星做半径为 匀速圆周运动,后来因为需要卫星的轨道半径变为 r1:r 2 =1:2,求该卫星变轨前后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的机械能之比。 15. (12 分)如图所示,光滑的 上套一轻质弹簧,弹簧一端与杆下端连接于固定的转轴,另一端与套在杆上质量为 m 的小球连接。 已知 足够长,弹簧的原长为 度系数为 k,过 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 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为 其中 13、 k 为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形变量。 (1)若杆保持静止状态,让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求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2)当球随杆一起绕 速转动时,转动角速度不同弹簧的长度就会不同,已知球随杆一起以足够大的角速度 转动,且在稳定的情形下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求此时弹簧伸长量。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15 分)如图所示,长 平传送带以 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左侧有一半径为滑圆弧,圆弧底部与皮带在同一水平线上,右侧有一半径为 8m 的半圆光滑4细管,圆管上端口下部正好紧邻皮带且与皮带在同一水平线上,光滑水平地面上紧靠管口有一长度为m、质量为 M= 6木板,木板上端正好与管口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木板的左方有一足够长的台阶,其高度正好与木板相同,木板左侧与台阶距离为 L2=木板与台阶碰撞时立即被粘住速度变为零。 现将一质量为 m=2物块从 光滑圆弧的顶部 A 由静止释放,已知皮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14因数为 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块与台阶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也为 .3,g =s 2,物块可视为质点,圆管粗细不计,试求:(1)物块刚滑人圆管顶部 C 处的速度大小;(2)物块滑到圆管底部 D 处对底部的压力;(3)判断物块最终停在何处。 2016 届皖江名校联盟高三联考物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