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3)内容摘要:
的疑问为起点,让学生感受到这是属于自己的学习,以更积极的 心态投入学习活动中。 】 三、品文析句,理解原理 跟小青蛙和青蛙妈妈去探险,你们准备好了吗。 接下来,我看看谁的眼睛尖、耳朵灵、声音响。 1. 体会美景,了解环境 小河上有座石桥。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读文字、看图,找出小青蛙在哪里听到回声的 了解桥洞为什么像月 亮 【板书】 半圆 桥洞 指名读 齐读 【设计理念:突破孩子预习中提到的难点“桥 洞 为什么像个大月亮”。 同时通过体会景色美,将学生带入童话情境当中。 】 2. 由景生情,产生回声 ( 1) [出示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地叫起来:“ 呱呱呱,多好哇。 ” “ 呱呱呱,多好哇。 ” [体会小青蛙高兴的心情 ] 指名读 齐读 引读回声: “ 呱呱呱,多好哇。 ” 听到有人回应它。 小青蛙紧接着问:“ 你是谁。 你在哪儿。 ” [读出好奇 ] 回声:“ 你是谁。 你在哪儿。 ” ( 2) [出示 ]“呱呱呱,多好 哇。 ” 北京市中小学第一届“京教杯”青年教师 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 5 “ 呱呱呱,多好哇。 ” “ 你是谁。 你在哪儿。 ” “ 你是谁。 你在哪儿。 ” 师生合作读:我请一只小青蛙跟我合作,我是看不见的小青蛙,你读看得见的小青蛙。 倾听,体会两种声音的区别 播放音频,进一步体会两种声音的区别 两人一组,互相读一读,读出区别 【设计理念:通过分角色朗读、老师范读、听录音等,来帮助孩子感受回声的特点,建立对这一科学现象的感性认识,引起他们对这一科学现象的喜爱和兴趣。 】 ( 3)听到对方老是重复自己的话,小青蛙感到“奇怪极了”。 怎么办呢。 [出示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 它老是学我讲话。 ” 练读 齐读 【设计理念:在理解童话角色的基础上展开朗读,同时通过朗读进一步加强对童话角色的理解。 】 3. 抓住动词,揭秘现象 ( 1)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妈妈带小青蛙做什么去了。 把和动作有关的词圈出来。 [出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 跳到 . . 岸上。 她 捡起 . . 一颗石子, 扔进 . . 河里。 指名说 带着动作读一读 她的动作里藏着一对反义词呢。 它们是 —— 捡和扔 我们一起在座位上边读边演吧。 【设计理念: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感受一连串动词带来的生动、具体的感觉,培养孩子对词语的敏感。 】 ( 2) [出示 ]河水 激起 一圈圈 波纹,波纹 碰到 河岸,又一圈圈地 荡回来。 我们一起读一读,等会儿谁能上来画一画。 指名板书 —— 画波纹的样子 对照着图片读 —— 看看他画对了没有 出示实验视频 —— 看真实的波纹 【设计理念:建立文字、认知与经验之间的联系,突破学习难点。 】 4. 由此及彼,揭秘原理 北京市中小学第一届“京教杯”青年教师 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 6 ( 1)小青蛙和我们一些小朋友一样,犯迷糊了,我问的是声音,妈妈怎么扔石头让我看水波呢。 [出示 ]“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 在桥洞里,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教学设计(3)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物理卷2016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5.05)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 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其中 9,10,11,12 题多选)1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用的交流电的电压瞬时 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u311t(V),关于此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的最大值是 311V B电压的有效值是 311流电的频率为
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
c+bc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 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5. (1)出示 : 10243 启发学生想:能否把算式改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然后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引导学生对比: (100+2)43, 102(40+3)两种算式哪种比较简便。 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一个整 十、整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