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6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5.11)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总分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或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不可能守恒C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D 系统内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摩擦力做功的总和不一定等于零2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等于单位电量的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大小C根据公式 U= ,在匀 2、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D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3如右图,穿在水平直杆上质量为 m 的小球开始时静止。 现对小球沿杆方向施加恒力直于杆方向施加竖直向上的力 F,且 F 的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 F=中未标出)。 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球运动过程中未从杆上脱落,且 下列关于运动中的速度 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这次发射后的卫星直接进入近地点高度 200 公里、远地点高度约为 38 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奔月,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时,卫星就必须“急刹车”,也就是近月制动,以确保卫星既能被月球准确捕获,又 3、不会撞上月球,并由此进入近月点 100 公里、周期为 12 小时的椭圆轨道 a,再经过两次轨道调整,进入 100 公里的近月圆轨道 b,轨道 a 和 b 相切与 P 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 s,小于 “嫦娥二号 ”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 世昌的博客 “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 a、b 上经过 P 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D “嫦娥二号”卫星 在轨道 a、b 上经过 P 点时加速度不相等5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是与 相切的水平直线,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0 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 4、率恒定Bt 1 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1v 2)Ct 1 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等于 在全过程中 刻的牵引力及其功率都是最大值,t 2t 3 时间内牵引力最小6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 它的赤道直径为 2344面积为 1700 万平方千米、质量为 022均密度为 面重力加速度为 转周期为 6 天 9 小时 17 分,逃逸速度为 s,假设其绕太阳的运动可看成圆周运动。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冥王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大B冥王星的公转线速度一定比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大C冥王星上的物体至少应获得 s 的速度才能成为它的卫星D可以估算出太阳的质量7如图所示,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 5、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 M、N 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 M、N 从虚线上的 O 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右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 a、b、c 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 O 点电势高于 c 点,若不计重力,则() A M 带负电荷,N 带正电荷BN 在 a 点的速度与 M 在 c 点的速度大小不相同CN 在从 O 点运动至 a 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DM 在从 O 点运动至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8如图所示,a、b 是两个电荷量都为 Q 的正点电荷。 O 是它们连线的中点,P 、 P是它们连线中垂线上的两个点。 从 P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子, 6、质子将向 P运动。 不计质子重力。 则质子由 P 向 P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是( )AO 点场强最大B质子一直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可能是先增大后减小P 世昌的博客 质子一直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是逐渐增大D质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9 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两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 当开关闭合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两板间的 M 点。 则( )A当开关闭合时,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B当开关闭合时,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C开关再断开后,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D开关再断开后,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10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 1/4 光滑圆弧槽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小球静止在 7、圆弧槽的最低点。 小车和小球一起以速度 v 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能( )A小于 g B等于 g C大于 g D与小车的速度 v 无关11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用力推着一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 0t时撤去推力,0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0 1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s 内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51B0l s 内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与 16s 内摩擦力平均功率之比为 11C0 1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与 16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15D16s 内动能变化量大小与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1312 质 量 为 m 的 带 正 8、电 小 球 由 空 中 A 点 无 初 速 度 自 由 下 落 , 在 t 秒 末 加 上 竖 直 向 上 、 范 围 足够 大 的 匀 强 电 场 , 再 经 过 t 秒 小 球 又 回 到 A 点。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且 小 球 从 未 落 地 , 则 ( ).5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 空题。 (每空 2 分,共 12 分)13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 1)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可使得 9、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世昌的博客 橡皮筋做的功不可以直接测量;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D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比较稀疏的部分进行计算(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 Wv 草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 W 与 v 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_A W BW CW v 2 DWv 3如图实验装置验证 m1、m 2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 10、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 0 g、m 2150 g,则(g 取 10 m/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C先释放 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 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2)在打点 05 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_J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此得出的结论是_;(3)若某同学作出 v2h 图象,可以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 g,请写出计算 g 的表达式12_.(用字母表示)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11、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15.(8 分)如图所示,质量 M=8 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 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3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 m=2 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 )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 )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 )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 t=3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取 g=l0 m/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10 分)如图所示,半径 R1.0 m 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 B 和圆心 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 3 12、7,另一端点 C 为轨道的最低点C 点右侧的水平路面上紧挨 C 点放置一木板,木板质量 M1 表面与 C 点等高质量 m1 物块 (可视为质点)从空中 A 点以 .2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 B 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板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g10 m/求:(1)物块经过轨道上的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若木板足够长,请问从开始平抛至最终木板、物块都静止,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是多少?17 ( 10 分)如图所示,有三根长度均为 L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其中两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P、Q 点,另一端分别拴有质量均为 m带电小球 A 和B, 13、其中 A 球带正电,电荷量为 q310 6 C。 A、B 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 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E 作用下,A、B 保持静止,悬线仍处于竖直方向,且 A、B 间细线恰好伸直。 (静电力恒量 k910 9N g=l0 m/ (1 )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为多大;(2 )现将 间的线烧断,由于有空气阻力, A、B 球最后会达到新的平衡位置。 求此时细线 受的拉力 T 的大小,并求出 A、B 间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3 )求 A 球的电势能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不计 B 球所带电荷对匀强电场的影响)。 18 (12 分)示波器是一种多功能电学仪器,图所示,真空室中电极 K 发出电子(初速度不计) ,经过电压为 加速。物理卷2016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5.1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