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0xx年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体积能量比; 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 ,等于 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 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 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 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 /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 500 次; 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 ~ 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 1~ 2小时; 可以随意并联使用; 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 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 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锂离子蓄电池的结构与特性 锂离子蓄电池工作原理 电池分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两大类,前者是一次性的,如干电池。 后者是可再充电的,也称可充电池。 目前二次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俗称“锂电”,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电池体系。 锂离子电池负极是碳素材料,如石墨。 正极是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Mn2O4。 电解质是含锂盐的有机溶液。 通常锂离子电池并不含金属锂。 充电时,在电场的驱动下 锂离子从正极晶格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到负极晶格中。 放电时,过程正好相反,锂离子返回正极,电子则通过了用电器,由外电路到达正极与锂离子复合。 由于锂离子电池不含任何贵重金属,原材料都很便宜,降价空间很大,应该是最便宜的电池。 目前媒体经常报道聚合物锂电池或固态锂电池,实际上它的主要部件: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以及工作原理都和使用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一样,只是隔膜和包装材料不同,因此,仍属于锂离子电池。 与传统的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有突出的优点:工作电压高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 在 3. 6V,是镍镉和镍氢电池工作电压 的三倍。 在许多小型电子产品上,一节电池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这也是与其它二次电池的重大区别,因此只能用锂离子电池专用充电器来充电,以免发生事故。 比能量高锂离子电池比能量目前已达140Wh/ kg,是镍镉电池的 3 倍,镍氢电池的 1. 5倍。 循环寿命长目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已达 1000 次以上,在低放电深度下可达几万次,超过了其他几种二次电池。 自放电小锂离子电池月自放电率仅为 6- 8%,远低于镍镉电池( 25~30%)及镍氢电池( 30~ 40%)。 无记忆效应可以根据要求能够随时充电,而不会降低电池性能。 对环境无污染锂离子电池中不 存在有害物质,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的构造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 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 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 ,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大,因此,常常 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 锂离子蓄电池的特性 锂离子电池与锂聚合物电池两种,其每个单体的标称电压为。 由于内含液体,锂离子电池都是用金属壳密封的;而锂聚合物电池则由于其基质为聚合物形态,不含流质,不会流失与蒸发,所以只需要外加 1~2 层绝缘物包装即可(通常用铝塑膜和热收缩薄膜)。 理论上锂聚合物电池可以做成任何形状;实用上都做成长方形薄板状。 锂电池的主要特点是比能量特别大。 上述两种锂电池在问世之后,都先被人们用于通讯、摄影等设备上;然后再被一些航模爱好者引用到模型 飞机上„„至今世界上已有不少厂家在竞相开发专门适用于航模的锂电池。 我国的南方就有多家这样的电池厂。 其技术上发展速度很快;但优胜劣汰,竞争也相当残酷锂离子电池目前的安全放电倍率大约公为 4~5;而国外优秀的锂聚合物电池已能做到 20C 以上。 国内也已有几家工厂宣称能做到 10C;有的明确介绍说用 10C 放电可持续放到 70%的容量,而用 8C 放电可持续放出 80%容量,短时间可经受 15C 放电;也有在近期宣称已做到 20C 放电的传闻。 可见,锂聚合物电池的放电倍率要明显高于锂离子电池。 此外它在比能量与安全性方面都要优于锂离子电池, 价格相差也不大;看来,锂离子电池在航模上尚未站稳脚跟就已注定即将被锂聚合物电池挤出舞台。 锂聚合物电池优点 聚合物锂电池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软包装,有别于液态电芯的金属外壳,一旦发生安全隐患,液态电芯容易爆炸,而聚合物电芯最多只会气鼓。 ,能做得更薄 普通液态锂电采用先定制外壳,后塞正负极村料的方法,厚度做到 以下存在技术瓶颈,聚合物电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厚度可做到 1mm以下,符合时下手机需求方向。 聚合物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规格的钢壳锂电轻 40%,较铝壳电池轻 20%。 聚合物电池较同等尺寸规格的钢壳电池容量高 10~ 15%,较铝壳电池高 5~10%,成为彩屏手机及彩信手机的首选,现在市面上新出的彩屏和彩信手机也大多采用聚合物电芯。 聚合物电芯的内阻较一般液态电芯小,目前国产聚合物电芯的内阻甚至可以做到 35mΩ以下,极大的减低了电池的自耗电,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完全可以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 这种支持大放电电流的聚合物锂电更是遥控模型的理想选择,成为最有希望替代镍氢电池的产品。 聚合物电池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增加或减少电芯厚度,开发新的 电芯型号,价格便宜,开模周期短,有的甚至可以根据手机形状量身定做,以充分利用电池外壳空间,提升电池容量。 聚合物电池采用胶体电解质,相比液态电解质,胶体电解质具有平稳的放电特性和更高的放电平台。 由于采用聚合物材料,电芯不起火、不爆炸,电芯本身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因此聚合物电池的保护线路设计可考虑省略 PTC 和保险丝,从而节约电池成本。 聚合物锂电池在安全性、体积、重量、容量、放电性能方面均具有极大优势,但由于目前产能较低,制造成本高,因此价格居高不下,价格已成为影响聚合物锂电 池普及的瓶颈。 据业内人士分析,到 20xx 年,聚合物锂电池将占据世界手机 锂离子蓄电池的控制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充电电池,它具有单体工作电压高、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充足电以及允许放电温度范围宽等优点。 此外,锂离子电池还有自放电电流小、无记忆效应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其全球供货量正在持续增加。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 07 全年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的全球供货量比上年增加了 17%。 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面的扩大,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保护就显得愈发重要。 锂离子 电池的保护 锂离子电池供电设备的安全性是人们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对其的保护就非常重要。 锂离子电池的保护主要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及短路保护等。 过充电保护 当充电器对锂离子电池过充电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终止充电状态。 为此,保护器件需监测电池电压,当其到达电池过充电压时,即激活过充电保护功能,中止充电。 过放电保护 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的过放电状态,当锂离子电池电压低于其过放电电压检测点时,即激活过放电保护,中止放电,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 过电 流及短路保护 当锂离子电池的放电电流过大或短路情况产生时,保护器件将激活过电流保 护功能。 多节锂离子电路的保护 单体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为 ,不能满足高电压供电场合的需要,因此就需要多节锂离子电池串联使用。 为此,各有关电源管理控制集成电路生产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多节锂离子电池(电池组)保护集成电路芯片,如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SII)的 S8204B (S8204B 隶属于 S8204 系列,该系列的另一个产品是 S8204A。 两者的区别是 S8204A 配合 P沟道 MOSFET 工作, S8204B 则配合N沟道 MOSFET 工作 )。 这类产品的特点是监控 4 节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可实现过充、过放和过电流保护。 以 S8204B 为例,它能对各节锂离子电池的电压进行高精度检测,具有 3段过电流检测功能,通过外接电容可设置过充电检测延迟时间、过放电检测延迟时间、放电过电流检测延迟时间 1 和放电过电流检测延迟时间 2,还能通过 SEL端子切换 3/4 节锂离子电池串联使用。 不过,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级联使用,下节将对 S8204B 的这一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充放电时的温度控制 另外,对充放电过程的温度控制也是许多设计者需要考虑的。 在高温的时候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会有爆炸的危险;在低温的时候充放电,会对电芯造成损害。 在上面的方案中,在 S8204B 的 CTLC 端子外接一温度控制开关(如 S5841),在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温度过高时,温控开关的控制信号通过 CTLC 端子送给COP,强行结束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 同样,在 CTLD 端子外接温度控制开关,则能对放电过程进行温度保护。 市场上还有单芯片的多节锂电池充电保护解决方案,像 Intersil 公司的ISL9208,就可以实现对 7 节锂离子电池的充电保护。 对比多芯片串联的方案,单芯片解决方案 的优点是电路简单、比较容易实现较好的电气性能,不过能监控的电池数量有限,且价格较贵。 采用多芯片的级联方式,如 S8204 系列,则不存在这种数量上的限制,其电路构成灵活成本也不高,但缺点是外围电路相对复杂,对外围元件的匹配程度要求较高。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这两种方案终会找到一个契合点。 第 二 章 20xx 年国内动力电池运行新格局透析 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简介及分类 铅蓄电池原理图铅蓄电池 (Sealed Rechargeable Battery):常用的充电电池除了锂电池之外 ,铅酸电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电池统。 但其体积和重量一直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因此目前最常见还是使用在汽车、摩托车发动之上。 铅酸电池最大的改良,则是新近采用高效率氧气重组技术完成水份再生,藉此达到完全密封不需加水的目的,而制成的“免加水电池”其寿命可长达 4 年 (单一极板电压 2V)。 铅蓄电池的特点: 铅蓄电池的优点是放电时电动势较稳定,缺点是比能量(单位重量所蓄电能)小,对环境腐蚀性强。 铅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 泛。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蓄电池由正极板群、负极板群、电解液和容器等组成。 充电后的正极板是棕褐色的二氧化铅( PbO2),负极板是灰色的绒状铅( Pb),当两极板放置在浓度为 27%~ 37%的硫酸 (H2SO4)水溶液中时,极板的铅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二价的铅正离子( Pb2+)转移到电解液中,在负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 (2e)。 由于正负电荷的引力,铅正离子聚集在负极板的周围,而正极板在电解液中水分子作用下有少量的二氧化铅( PbO2)渗入电解液,其中两价的氧离子和水化合,使二氧化铅分子变成可离解的一种不稳定的物质 — — 氢氧化铅〔 Pb( OH4〕)。 氢氧化铅由 4 价的铅正离子( Pb4+)和 4个氢氧根〔 4( OH) 〕组成。 4价的铅正离子( Pb4+)留在正极板上,使正极板带正电。 由于负极板带负电,因而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当接通外电路,电流即由正极流向负极。 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板上的电子不断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板,这时在电解液内部因硫酸分子电离成氢正离子( H+)和硫酸根负离子( SO42),在离子电场力作用下,两种离子分别向正负极移动,硫酸根负离子到达负极板后与铅正离子结合成硫酸 铅 (PbSO4)。 在正极板上 ,由于电子自外电路流入,而与 4价的铅正离子( Pb4+)化合成 2 价的铅正离子( Pb2+),并立即与正极板附近的硫酸根负离子结合成硫酸铅附着在正极上。 随着蓄电池的放电,正负极板都受到硫化,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逐渐减少,而水分增多,从而导致电解液的比重下降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测定电解液的比重来确定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铅蓄电池不宜放电过度,否则将使和活性物质混在一起的细小硫酸铅晶体结成较大的体,这不仅增加了极板的电阻,而且在充电时很难使它再还原,直接影响蓄池的容量和寿命。 铅蓄电池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化学反应的原理方程式如下: 正极: PbO2 + 2e + SO4 2 + 4H+ == PbSO4 + 2H2O 负极: Pb 2e + SO4 2 == PbSO4 总反应: PbO2 + 2 H2SO4 + Pb == 2 PbSO4 + 2H2O 按铅酸电池的性能可分为: 干荷电蓄电池:极板处于干燥的已完全充电状态的蓄电池。 如: 6QA100 型电池。 (主要使用在汽车上) 非干荷电蓄电池:极板处于干燥的半充电状态的蓄电池。 如: 6Q135J 型电池。 (主 要是使用在汽车上和轮船、动力机车等) 免维护蓄电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