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平方公式一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能够很顺利地想到两种不同的方法,并从中建立了数形结合的意识。 从而在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引出了完全平方公式,使学生有了一个直观认识。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在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自 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气氛平等融洽。 第三环节 初识完全平方公式 活动内容: 1. 通过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来验证 (a+b)2=a2+2ab+b2的正确性。 并利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推导出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2. 引导学生利用几何图形来验证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3.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并用语言来描述完全平方公式。 结构特点:左边是二项式(两数和(差))的平方; 右边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数乘积的两倍。 语言描述: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 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积的两倍。 活动目的: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从代数运算的角度运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推导出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并且进一步推导出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在教学中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培养。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3 第二个活动使学生再次从几何的角度来验证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从而学生经历了几何解释到代数运算,再到几何解释的过程,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得以培养,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推导出了公式,并且加以巩固。 第三个活动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使得学生从形式上初步 地 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 实际教学效果: 此 环节 的设计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 在第一个活动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让学生尝试说出每一步运算的道理,有意识 地 培养他们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第二个活动中既是对于第二环节用几何解释验证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巩固,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数形结合意识的一种培养,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合作得以掌握。 通过几个活动学生能够初步 地 掌握了完全平方公式,并在推导过程中培养了数学的基本能力。 第四环节 再识完全平方公式 活动内容: 例 1 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2x−3)2 ; (2) (4x+5y)。完全平方公式一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x2+kx+8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 k的值是 ( ). 9 18 (6)边长为 m的正方形边长减少 n(m> n)以后,所得较小正方形的面积比原正方形面积减少了 ( ) +n2 (1)(3y+2x)2 (2)(21 x3n+232 x2+n)2 (3)(3a+2b)2(3a2b)2 (4)(x2+x+6)(x2x+6) (5)(a+b+c+d)2
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 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做一做”第 1题 (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 2)学生汇报算式; 3+2=5 ,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做一做”第 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游戏一:贴苹果 红花配绿叶
已,曾为它伤心落泪呢。 这个观察日记怎么写呢。 不是难煞人么。 爷爷说,不妨实事求宝宝夭折 的事情,也是一篇好文章嘛。 而孙儿说,不行,老师布置了写作提纲,关照大家要按照这个路子写。 也就是说,明明蚕宝宝已经死了,也 得按活着写,诸如,蚕宝宝吃了桑叶一天天长大啦,一次次“入眠”和蜕皮啦,“沙啦沙啦”地桑叶吃得更欢啦,身体日渐粗壮,泛白发亮,最后上草笼吐丝结茧啦。 如今蚕宝宝死了,一了百了
懒妈妈,甚至可以让孩子适当帮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变得能干起来,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 100%理论。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 100%理论,如果所有事都是妈妈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们有 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 20%,如果我们要 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 80%,孩子的潜力也能爆发 80%。 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给父母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