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7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2014.11)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此图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 t 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B. t= 2s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C. t= 4s 物体回到出发点 D.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3、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 像,对线段 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最大B物体做匀速运动C 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 4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30图所示,由 2、F 3 为边长组成四个三角形,且 2F 3根据力的合成,在四个图中三个力 2、F 3 的合力最大的是:5、如图所示,木块 B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木块 2、A 放在 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 F 向左拉动 B,使其以速度 v 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 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拉力 T 与水平恒力 F 大小相等B木块 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 板 B 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 木板 B 以 2v 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 点在 2、F 3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各力的方向所在直线如图所示,图上表示各力的矢量起点均为 O 点,终点未画,则各力大小关系可能为AF 1 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 F 作用而物体始终保持静止。 当力 F 逐渐减小时,则物体受 3、到斜面的摩擦力A保持不变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8、如图所示,斜面小车 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M 左边紧贴墙壁,若在 M 斜面上放一个物体 m,当 m 沿着 M 的斜面下滑时, M 始终静止不动,则 M 受力个数可能为A4 个或 5 个B5 个或 6 个C3 个或 4 个D4 个或 6 个9、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关于物体之所以能静止在斜面上的原因,同学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B物体所受的下滑力小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小于或等于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体所受的弹力和最大静摩擦 4、力的合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10、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 5 层楼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 T;如果站在 6 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A不变 B变大C变小 D无法判断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11、如图所示,物体 m 与斜面体 M 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 若将斜面的倾角 稍微增大一些,且物体 m 仍静止在斜面上,则A斜 5、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变小B斜面体对物体的摩擦力变大C水平面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变大D水平面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变小12、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的情景如图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 6 000 N,同学甲 1 和乙 1 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 500 N绳上的 A、B 两点分别位于甲 1 和乙 1、乙 1 和乙 2 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的摩擦力是 6 000 处绳上的张力为 0CB 处绳上的张力为 500 处绳上的张力为 5 500 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重力 G 和水平作用力 F,物体保持静止。 现在使作用力 F 保 6、持大小不变,方向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 180,而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 f 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f 不变 Bf 先变小后变大CF DF 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是 3m/s,1s 后速度大小是 9m/s,1s 内该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位移大小一定等于 6mB位移大小可能小于 5速度大小可能大于 11m/ D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 6m/体以速度 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 A、B 两点需要的时间为 t。 现在物体由 A 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大小为 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 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至 B 点停下,历时仍为 t,则物体 7、的A. 最大速度 能为 2v,无论 何值B. 最大速度 以为许多值,与 大小有关C. 值必须是一定的,且 值与最大速度 关D. 须满足 16、在平直轨道上甲、乙两物体相距 x,乙在前,甲在后,同向同时开始运动。 甲以初速度 速度 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匀加速运动。 假定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而互不影响,它们在运动中可能发生的几种情况是A当 a1=,甲、乙可能相遇一次B当 a1,甲、乙可能相遇两次C当 a1,甲、乙只能相遇一次D当 a1,甲、乙可能相遇两次第卷(非选择题共 46 分)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17、(6 分) 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 8、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 )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力增加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成正比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200 N/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18、(8 分) 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 s 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110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测110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下表(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 填” 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_直线运动(2) 9、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甲同学:a 1 ,a 2 ,a 3 ,a a 1 ,a 2 ,a 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好的是_,加速度值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2 分。 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9、(8 分) 如图所示,重力为 0 N 的物体 A 与重力为 0 N 的物体 B 用跨过定x1(x2(x3(x4( ,B 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且绳的 水平,竖直,已知 B 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N,为使 A、B 均保持静止,可对 B 物体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试确定拉力 F 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0、(12 分) 南京军区某部 10、进行了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一艘鱼雷快艇以 30 m/s 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 ,以 60 m/s 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 0 s 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0 s ,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 v1、v 2分别为多大。 21、 (12 分) 轻绳的两端 A、 B 固定在天花板上,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20N现用挂钩将一重物挂在绳子上,结果挂钩停在 C 点,如图所示,两端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 53求:(1 )此重物的最 11、大重力不应超过多少? (=0.6;=2 )若将挂钩换成一个光滑的小滑轮,重物的最大重力可达多大? 370530 、 (12 分)解: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 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 ,发射第一枚鱼雷,在 0 s 击中敌舰,则有(vv 1) 0,即:(60v 1)502 000 (3 分) 解得 0 m/s (2 分)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30 v 1)1 500 m (2 分)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 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vv 2) 500,即:(60 v 2)301 500, (3 分)解得 0 m/s. (2 分)21、解:(1)取 C 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物体平衡时 的张力比 大,所以当 的张力为最大值 120N 时,的张力小于 120N, ( 2 分)由三角形法则重物的最大重力为: 1052 分)(2 )在图甲中,由几何关系设 AB=s,则绳长 l=(2 分)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物理卷2017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2014.1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交谈。 第四招,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第五招,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与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 第九招,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 第十招,不要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 第十二招,多用赞赏的话肯定孩子 三、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 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
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
给我们展现了一片令人神往的乐土;茅盾也是在驱车黄土高原后,把那坚强不屈的白杨树与北方的抗日军民联成一体,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 义。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生活,我们就可以从一些看似平凡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其独特的一面,那么我们写作时就不愁无米下锅,写出的文章也会有新意。 观察,并且是用心的观察。 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身处农村地区的学生,可利用身边的宝贵自然资源,用上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题尽量要化解在课下,要尽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思考带进课堂。 要多关注学困生、退步 生,找原因,找办法,多鼓励,多引导。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过程不是齐步走,学生即使退步了,我们的责任是让他有信心再进步。 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点进步也要及时肯定,抓住机会进行指导。 要用积极态度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暂时的挫折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圆周长的一半 “ 近似 长方形” 的长与圆的什么有关系。 圆的半径 “ 近似 长方形” 的宽与圆的什么有关系。 圆周长的一半 圆的半径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因此, 近似 长方形 的 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