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6年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满分 110 分,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 不定项选题:(每题 6 分,全对得 6 分,未选全得 3 分,有错不得分,共计610=60 分)。 1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A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的大小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C电源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D,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两端电压为 U, 通过电流强度为 I, 工作时间为 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 B.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 . 电动机线圈生热为 D电动机线圈生热为 个电压表 由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成的, 量程是 5 V 2、,V 2 的量程是15 V为了测量 1520 V 的电压,现将两电压表串联使用,这种情况下 ()A两个电压表的读数相等B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等C两个电压表的读数之比等于两电压表的内阻之比D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两电压表内阻之比4关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其他导体不适用B欧姆定律也适用于电解液导电C欧姆定律对于气体导电也适用D1=4,R 2=9,R 3=18。 通电后 ( )A经 3的电流之比 3=3:1BR 1两端的电压和 1:U 3=4:9C三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2:P 3=2:1:2 D三个电阻消耗的电 3、功率之比 2:P 3=2: 2:1 6. 有一正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从静电场中的 点由静止释放,的过程中,动能 随位移 变化的关系图该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应是下图中的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 B 与一静电计相接,极板 A 接地,静电计此时指针的偏角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极板 A 向左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 变大B将极板 A 向右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 变大C将极板 A 向上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 变小D在极板间插入一块玻璃板,静电计指针偏角 K 穿过一匀强电场, a、b 、 c、其中 bd;若不计粒子受的重力,可以确定:A该粒子带正电; B该粒子带负 4、电;C从 J 到 K 粒子的电势能增加;D粒子从 J 到 K 的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9.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 K,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A保 持 K 接 通 , 减 小 两 极 板 间 的 距 离 , 则 两 极 板 间 电 场 的 电 场 强 度 减 小B保持 K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C断开 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D断开 K,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小10. 在场强大小为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 5、线运动,m ,物体运动 : 学 &科 &二填空题:( 62 分=12 分)了减少实验误差,电流表采用_(填“外接法”或“内接法”)“分压式”或“限流式”)方式接入电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可以从_开始调节.(1)将电路图画在下页的空白处.(2) 在下页图中连接实物图. (3)建立 标系如图,根据实验情况画出图线的大致形状,并说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K 论述计算题(38 分)。 12 ( 12 分)一台电风扇,内阻为 20 ,接上 220 V 电压后正常工作,消耗功率 66 W,求:(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 转化为内能的功率是多少。 电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2) 6、如果接上电源后,电风扇的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以及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是多少。 13. (13 分如图所示,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00 V,R 040 ,滑动变阻器总电阻 R20 ,当滑动片处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求:(1)端的电压;(2) 通过电阻 电流14.( 13 分)静止在太空的飞行器上有一种装置,它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形成向外发射的粒子流,从而对飞行器产生反冲力,使其获得加速度。 已知飞行器的质量为 M,发射的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发射功率为 P,加速电压为 U,每个氧离子的质量为 m,单位电荷的电量为 e,不计发射氧离子后飞行器质量的变化,求:射出的氧离子速度;每秒钟射出的氧离子数; 2曲沃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题参考答案姓名:_班级:_分数:_一、选择题答题卡(每题 6 分共 60 分)题号 10答案二、实验题:(12 分)。 11、 ( 1)_ _ _三、计算题(共 38 分)12、 ( 12 分)O 、选择题(每题 6 分,全对得 6 分,未选全得 3 分,有错不得分,共计 610=60)1、 B 2、3、D 4、B 5、A C 6、A 7、A 8、9、 10、 实验题 . 11. 外接法、分压式、零( 1) (2 ) (3)略三计算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