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学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导学案【人教版】内容摘要:

主义政策 1921 年 3 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确立土地私有制 C.推行全盘集体化 D.征收粮食税 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之初,大都照搬苏联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偏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C.企业自主权过大 D.地方工业管理权过大 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改革的领导人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历史影响巨大,它发生于 ( ) A. 20 世纪 50 年代 B. 20 世纪 60 年代 C. 20 世纪 70 年代 D. 20 世纪 80 年代 苏联在 1925 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到 1937 年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欧美资金和技术的引入 D.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列宁的思路”是指 ( ) A.实行战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