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不良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科教师的“题海”战术,大面积地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课后对作业疲于应付,缺少自主安排复习和对作业进行总结反思的时间。 (2)僵化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模式过于单一,只是一味的机械的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呈现问题的情景太枯燥,很少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等等……多年来,“教”与“学”的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统一。 教师不教“学”的方法。 学生自然“学不得法”;教师不教“学”的习惯,学生当然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学生自身的原因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自身的问题是主要的原因。 由于目前高中采用的是分科教学(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高中文理分科注重的是培养人才,这种目标显然与素质教育不符,与以人为本的教育不符),到高二分文理科加上理科不学地理,这为许多地理学习基础原本就差的学习态度本来就不好的学生提供了自我安慰的借口。 加上初中地理没得到重视,原本读图、思维、表达能力就欠缺,使他们难以跟上课堂进度,导致参与课堂思考与讨论能力弱,久而久之丧失学习信心,对学习地理放任或应付了事。 五、对策研究转变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 (1)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教师、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文化生态。 例如通过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可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也可通过学生家长反映教师教学情况及学校制度制定的合理性,以便调整一些不合理的做法;通过对学生各科学习时间的调查,了解各科任老师作业布置的量与质;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更多元化、更向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等。 (2)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管理;同时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也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吸引力,才有出路。 (3)认真抓好自习课,给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高一学生的学习自律能力差,学生的预习、复习、作业和教师辅导主要在学校自修时间,因而要让学生学会充分、高效利用这些时间,不断改变不良、被动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1)加强师生联系和感情交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学习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这一点对于“后进生”尤其重要,教师绝对不能歧视这些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班会及个别座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注意营造情景化、生活化、问题化、对话化、思维化课堂,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的技能和能力。 (3)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学习方法指导,并制订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 例如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制定确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如何根据自己需要预习,在课堂如何记笔记等等。 (4)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力不同,其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表现方面也不尽相同,因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作业要求、学习评价方面应有所有同,更有针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逐步得到提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以明确学习目的和动机。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成分,在地理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加强德育渗透,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从而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建设祖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和动机。 如在讲到高中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内容时,可联系当前时事热点问题:如我国从1999年11月20日“神州”一号实验飞船成功升空,并顺利返回,到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立伟搭乘“神州”五号飞天,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如“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成功升空,实现又一个飞跃,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大踏步的向前发展,向更广阔的空间领域进军。 以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与真理,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信念,并最终内化成为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动机。 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改进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朋友,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动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可见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在高一学生地理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地理,首先教师要上好起始课。 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在第一堂课时,先向学生阐述地理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以及为什么要学好地理。 怎样学好地理的问题。 对于这些可采用设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如: “孕妇在船上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孩,为什么妹妹会比姐姐大一岁。 ”“杭州灵隐附近的飞来峰真是飞来的吗。 ”而这些问题的解答,正是学生今后上课。地理学科不良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