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7年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6.01)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其中 1为单选题,7为多选题,选对选全得 5 分,选对不选全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 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B、C 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 是 A、B 连线的中点以 O 为坐标原点,A、B 连线为 x 轴,O、C 连线为 y 轴,建立坐标系过 A、B、C、O 四个点 2、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向里的电流则过 O 点的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为()A沿 y 轴正方向 B沿 y 轴负方向C沿 x 轴正方向 D沿 x 轴负方向3a、b、c、d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 a、c 的轨道相交于 P,b、d 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 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c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b 的加速度Bb、c 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 a 的角速度Ca、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 d 的线速度Da、c 存在在 P 点相撞的危险4如图所示,圆环形导体线 3、圈 a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a 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 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下滑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线圈 a 中将产生俯视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穿过线圈 a 的磁通量变小C线圈 a 有扩张的趋势D线圈 a 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增大5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块,从某点给它一个初速度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中经过 A、B、C 三点,到达 O 点的速度为零A、B、C 三点到 O 点的距离分别为 s1、s 2、s 3,物块从 A 点、B 点、C 点运动到 O 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 2、t 3,下列 4、结论正确的是()A. B. 以滑块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先向右匀加速运动,再同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1 分)向右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1 s (1 分) s (1 分) tt 1t 2t 3s. (1 分)16、解析(1)设带电粒子进入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为 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2 分)世昌的博客 迹对应的圆心角为 . (2 分)2则它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t (2 分)2)由(1)知,当 v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3为 R,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3由几何关系可知 A30 (2 分)所以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偏转角为 60,粒子打到感光板上时速度的垂直分量为v 0 (2 分)32(3) 由 (1)知,当带电粒子以 入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半径为 R,设粒子射入方向与 向之间的夹角为 ,带电粒子从区域边界 S 射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因 3SO菱形 (2 分)由几何关系可知: 3 点的速度方向与 直,因此,带电粒子射出磁场时的方向为水平方向,离开磁场后垂直打在感光板上,与入射的方向无关 (2 分)。物理卷2017年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6.0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垂直与平行
点,相交了吗。 (没有)无限 长,会不会相交。 (不会)(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 2)那么,像这样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画得再长再长也不会相交,你们知道这种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吗。 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互相平行)(学生试说不完整的概念) ( 3)小结: 象这样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课件出示
教学设计—走进化学实验室
8 年教学案 【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 1) 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面上。 2) 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应该快到还是缓慢地倒。 3) 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4) 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说明】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 体。 【解释】 1) 量筒读数时
教学设计unit1_friendship
d why? 2). Does a “friend” must be a person? Do you have any unusual friend? 【设计意图】 : 两个开放性的问题 给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 鼓励学生开口, 锻炼 口头 表达能力。 并 通过问题 自然 引出课文中安妮不同寻常的朋友 —— 日记,让学生把自身 和课文联系一起。 Activity Two: Reading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