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最大公因数内容摘要:
数,也就是 12和 18的公因数填在这里。 师 : 请大家完成这个题。 (生做后 订正) 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 1)列举法 师:刚才我们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板书 : 列举法) 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9和 15 学生自由完成任务。 ( 2)利用因数关系找 师 : 请大家翻到书第 45页,独立完成第一题。 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 : 8的因数 : 8 16的因数 : 16 8和 16的公因数 : 8 8和 16的最大公因数是 8 师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想想 8和 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汇报 : 8是 16的因数,所以 8和 1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 8。 师引导生归纳并板书: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 : 用因数关系找) 练习 :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 24 54和 9 ( 3)利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 : 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 生汇报 : 5的因数 : 5 7的因数 : 7 5和 7的最大公因数是 1 师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 5和 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汇报 : 5和 7都是质。教学设计最大公因数
相关推荐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其中 1为单选题,7为多选题,选对选全得 5 分,选对不选全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 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
点,相交了吗。 (没有)无限 长,会不会相交。 (不会)(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 2)那么,像这样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画得再长再长也不会相交,你们知道这种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吗。 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互相平行)(学生试说不完整的概念) ( 3)小结: 象这样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课件出示
d why? 2). Does a “friend” must be a person? Do you have any unusual friend? 【设计意图】 : 两个开放性的问题 给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 鼓励学生开口, 锻炼 口头 表达能力。 并 通过问题 自然 引出课文中安妮不同寻常的朋友 —— 日记,让学生把自身 和课文联系一起。 Activity Two: Reading and
电极上的现象及气体的体积,气体少的一管产生约 10mL 气体时停止实验。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接通电源后两极各有什么现象。 分别与正极,负极连接的两只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谁多谁少。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①两电极上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 产生的气体体积比 1: 2 气体检验: 【过渡】通电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请注意观 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