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中国的人口内容摘要:

生明白,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生产。 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了,才能最终解决我国的人口。 5.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接触过人口密度图,在讲“分布疏密不均”这部分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 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数量”图上,读出江苏、广西、青海、西藏的人口数(江苏7438万、广西4489万、青海518万、西藏262万),并按人口密度大小排列,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大小(江苏、广西人口密度大,青海、西藏人口密度小)。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然后再让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结合课文,自己总结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均状况,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 教师不宜把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平均这一特征作为中国的“人口问题”来讲。 最好结合本段课文的内容,联系初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搞清楚中国人口分布同地区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关系,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成为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人和环境的关系”这条主线的一个部分,为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人地观打下基础。 6.在讲授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对照“图110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百分百”采用列表讲述的方法。 1990年2005年农村人口比例 %57 %城市人口比例%43 %向学生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 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城镇人口的比重还将继续增加。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用我国人口拥挤热闹情景的课件引入2. 数量世界第一 (1)学生观察教材图17,了解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21%)。 (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学生观察教材图18并完成教材活动。 (4) 教师引导: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河南、山东、河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40多圈,在世界上,平均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现状。 3. 增长速度较快 (1)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