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二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是否平行能利用同位角来判断吗。 如果不能,是否可以利用其他角来判断。 请你先自主探索,再与同伴交流。 设计目的: 创设这个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当用同位角不能直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时,应该怎么办。 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充分操作和思考,探索还有哪些角可以用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 这样设计,使得探索活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进一步渗透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解决问题 2的过程中,由于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学生的探究方向比较明确。 实际教学效果: 测量画板边缘是否平行问题,与学生的 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学生表现出来比较有兴趣,能积极进行观察和操作。 因为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快的想到探索内错角的关系来判断两直线平行,但是主动考虑到去测量同旁内角的不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 a n m b 3 4 5 2 1 4 1 2 3 5 6 7 8 D C B E A F 应注意通过此例教学,只是让学生得到一个初步的猜想,引导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度量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只要学生能够通过度量得出猜想即可。 第三环节:大胆探究,各抒己见 活动内容: 依次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1. 课本议一议:( 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 为 什么。 ( 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 为什么。 请你先独立思考,采用你认为适当的方式来说明理由,然后再与同学交流。 2. 观察课件中的三线八角,内错角的变化和同旁内角的变化,得出结论: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挑战自我:你能结合图形用推理的方式来说明以上两个结论成立的理由吗。 如图,直线 a, b被直线 c所截, 当( 1)∠ 1=∠ 2,( 2)∠ 1+∠ 3=180176。 时,说明 a∥ b的理由。 活动目的: 本环节的教学是重点,鉴于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有了探究的经验和方法,本课的第一环节又学会了识别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所以将此探究先放给学生。 由于探究的方式较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究空间。 本环节选取了课本的议一议,采取的方式是先独立思考、探究,再讨论交流,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的找到多种方法,这样合作交流才有了更充分的内容,才能够互相启发,博采众长。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课件展示,进一步验证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这样设计,避免了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