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8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word版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单项选择题(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 4 分,选错得 0 分)小分别为 16N、10N、5N。 其中合力最小值为A、0N B、3N C、5N D、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 M 上,力 F 作用与物体 O 点,现要使物体沿着 方F 和 都在 M 水平面内) ,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 ,这个力最小值是O B、 C、 D、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 2、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 100m 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 100m 时,速度的增加量是:A、s B、s C、10m/s D、20m/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个体重 650N 的人,把重为 50N 的物体挂在棒的一端,棒放在肩膀上,另一端用手抓住使棒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手向下的拉力是 100N,若不计棒的重力,则这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700N B、800N C、750N D、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壁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 ,球对木板的压1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2计摩擦,在 3、此过程中A、 始终减小, 始终增大1始终减小, 始终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 始终减小12先增大后减小, 先减小后增大二、多选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 4 分,选不全而不错选的得 2分)速度时间图像如右上图所示,由图可知A、0- 段火箭是上升的, 段火箭是下落的、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C、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段的0a 300N 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大静摩擦力为 33用 15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15世昌的博客 、当用 32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32用 32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4、 30用 60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量为 m 的物体在恒力 F 作用下沿天花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顶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则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A、 B、 C、 D、体 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作用于 C 物体上,使 A、 B、 C 以共同速度 v 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C 不受摩擦力作用B、B 不受摩擦力作用C、A 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以 A、B、C 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三、填空与实验题(3+3+14 分)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 的小木块 A、B 栓接,12m、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5、现竖直向上施力,将木块 A 缓慢上提,使木块 B 刚脱离接触面,在此过程中木块 A 产生的位移大小是_。 0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 5 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三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 2/世昌的博客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测量数据,作出 图像,并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k=_N/m(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 外还需要记录的内容有_、 6、_(3)请在答题纸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由图得到 =_6km/h,一列火车长 100m,以 72km/h 的速度行驶,驶至隧道 50m 处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不高于限速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若隧道长 200m,求:(1)火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2) 的轻绳,下端结于一点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已知两绳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 T,求在天花板上的 点间距离的范围。 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演习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 A 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接上级命令,要求该飞机 10 时 58 分 20 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加速后,进入 的匀速受阅区,11 时准时通过 7、C 位置,已知, ,问:1世昌的博客 (1)直升机在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直升机在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量为 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 30力 F 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 ,且始终静止,取10210/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2)图)。 设拖把头的质量为 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 ,重力加速度为 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面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 ,已知寸在一临界角 ,若 ,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能使拖00把从静止开始运动。 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值 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物理卷2018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word版
相关推荐
动,直到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247。 2 (板书) 强化理解推 导过程。 ④计算过程中“ 3+ 5”表示上、下底之和,它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计算时要加上小括号。
简称: 相等,两直线平行。 用符号“ ____”表示,例如,直线 a与直线 b平行,记作 _______。 练习: 如图 212: 为∠ 1=∠ 2根据 等 ,两直线平行所以 ∥ b 备课组组长签字: 教研组组长签字: 教导处评定: 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三. 合作探究 ( 1) 你能过直线 AB外一点 P画直线 AB
是否平行能利用同位角来判断吗。 如果不能,是否可以利用其他角来判断。 请你先自主探索,再与同伴交流。 设计目的: 创设这个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当用同位角不能直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时,应该怎么办。 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充分操作和思考,探索还有哪些角可以用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 这样设计,使得探索活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进一步渗透数学的应用价值。
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 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 设计意图 :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产生于人的需要,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引出下面的环节 . 二、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数格子 ) (割补 ) 问题一 :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 :这样做利于学生参与探索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启用前2015年福州市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评估高一物理试题 第卷 (55 分) 一、选择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5 分。 第 17 题单选,第 811 题多选。 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B根据 E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 q 成反比据
第 3 页 图 1 图 2 图 3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 如图 1,将正方形 C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13132214 CS. 方法二: 如图 2,在正方形 C 外补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13322145 2 CS. 方法三: 如图 3,正方形 C中除去中间 5 个小正方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