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导学案内容摘要:
76 总脚数 78 得到的答案:鸡有( )只,兔( )只。 列表法 2 鸡 鸡 /只 脚数 兔 兔 /只 脚数 总脚数 得到的答案:鸡有( )只,兔( )只。 ( 2)以下还有两种方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敢尝试一下吗。 B:假设法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鸡有 20只,就有( )只脚,但实际笼子里只有 54只脚,这样我们就( )算了( )只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把兔的4只脚算成了鸡的 2只脚,每只兔就( )算了( )脚,所以笼子 里有( )只兔,( )只鸡。 假设法也挺好用吧,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假设呢。 C:方程法 列方程首。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导学案
相关推荐
在不同面拍摄的学具钟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师: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钟,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师:假如你想看到钟的其他面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换 位置 师:现在请大家逆时针换位置再回答前面两个问题。 师: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为什么呢。 如果不换座位,有什么好方法能看到学具钟的所有面呢。 揭示新知 师:小亮他们也在观察玩具,他们看到的是恐龙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生讨论后交流
授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独立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的方法是引导,在知识、方法、能力的结合中,让学生享受知识的力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这种主体性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唱 “ 独角戏 ” ,不能搞 “ 一言堂 ”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课堂上要尽量调动起来,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我们的课堂,不单要 开发
上恰当的词语。 雄浑的( ) 汩汩的( ) 清凉的( ) 挺拔的( ) 湛蓝的( ) 隆隆的( ) 将下面句子变换成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a 、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_
、个人试背。 ⑸ 指名背。 五、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划批:课文介绍了闰土的一些什么情况。 (年龄、身份、名字的来历、本领) “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 忙 月 忙月 闰土的父亲 2、“我”的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我”什么态度 (高兴)为什么。 (年纪相仿,可以在一起玩;闰土能装 弶 捉小鸟雀) 3、小结 “我”与闰土还没见面,就已经开始喜欢他,盼望他来了。
错,你们能通过 “ 已经 ” 一词表现出此时小鹰的心情吗。 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这个词,那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4.用 “ 已经 ” 说话。 (出示幻灯片 5) 评价:同学们,学了就会用,这才是会学习的孩子。 过渡语:小鹰自以为飞到大树上面,飞行的本领就算学会了,那老鹰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幻灯片 6) 5.老鹰怎么说 ?为什么这样说 ?“ 不算会飞 ” 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小鹰学会飞了吗。
只,一共有几只小鸡。 ( 5) 、 师: 怎样列式。 生: 8+2=10 2+8=10 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 10 的加法问题。 提出并解决 10 的减法问题。 ( 1) 、 师: 一共 有 10 只小鸡,一个盘子边有 8 只小鸡。 你能根据老师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生: 另一个盘子边有几只 小鸡。 ( 2) 、 师: 怎样列式。 生: 108=2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