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7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1)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5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8 题,共 32 分)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 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 )A. 小于受到的弹力B. 大于受到的弹力C.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冲刺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还要向前跑一段距离B自行车紧急刹车。 轮子不转了,车子还会向前滑动C地球由西向东转,我们向上跳起后,还落到原地D气球吊着物体上升。 某时刻绳子突然断了,物 2、体立刻相对于地面向下运动3如下图所示是三个质点 A,B,C 的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 N 点出发,同时到达 列正确的是()三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度相同三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率相同到达 M 点时 A 的瞬时速率最大从 N 到 M 过程中,A 的平均速率最大A BC D4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 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 0,如下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A等于零 B大小为 向沿斜面向下12C大小为 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 向沿斜面向上32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 P 在质量为 M 的长木板 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 3、木块 P 与长木块 的动摩擦因数为 1,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则长木板 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B 1(mM) 2D 1 2两个光滑固定斜面 和 C 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右图所示,两斜面的长不等。 一个滑块从 A 点以速度 达 B 点时速度为零,紧接着沿 下。 设滑块从 A 到 C 的总时间为 图中正确反映滑块速度大小 v 随时间 t 变化规律的是( )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60角的力 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力 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 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B. C. 4、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 t 后停止。 现将某木板改制成倾角为 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 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小物块上滑到最位置所需时间 t 之比为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 2 分,共 4 题,共 16 分)向相反10某人在 t0 时开始从出发点向东沿直线行走,第 1s 内走 1m,以后每一秒内比前一秒内多走 1m,则()A第 3s 末,人距出发点 6s 内人通过的距离为 10 3s 内,人通过的距离为 6 4s 初,人距出发点 10图所示,在一根水平直杆上套着两个轻环,在环下用两根等长的轻绳拴着一个重物。 5、把两环分开放置,静止时杆对 a 环的摩擦力大小为 持力为 把两环距离稍微约缩短一些,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F N 变小 BF N 不变C. 大 DF f 变小12如图所示,一遵循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 O 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 A 相连当绳处于竖直位置时,滑块A 对地面有压力作用B 为紧挨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 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现用一水平力 F 作用于 A,使之向右缓慢地做直线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A地面对 A 的支持力 渐增大B地面对 A 的支持力 渐减小C地面对 A 的摩擦力 6、平拉力 F 逐渐增大三、实验题13将物体以初速度 直上抛,由于有阻力,落回抛出点时,速度大小变为 阻力与重力的大小之比是_14.(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德 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 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 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 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和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1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7、 a=m/用 (g 为重力加速度) ,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计算题15在平直公路上,一辆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汽车同时经过某点,它们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自行车:x 16t ,汽车:x 210t 此求:14(1)经过多长时间,自行车追上汽车。 (2)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3)自行车追上汽车的过程中,两者间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16如图所示,用一绳将球挂在车厢光滑的侧壁上,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车厢在水平直轨道上向左行驶,当车厢向左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g 时,球14对车厢壁的压力为 )当压力变为 4F 时 8、,车厢运动的情况怎样。 加速度为多大。 (2)当车厢以 绳的拉力多大?推矿泉水瓶。 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瓶一段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放手让瓶向前滑动,若瓶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视为成功;若瓶最后不停在有效区域内或在滑行过程中倒下均视为失败。 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长度为m 的水平桌面,选手们可将瓶子放在 A 点,从 A 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瓶,有效区域。 已知 度为 m,瓶子质量为 m=0.5 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选手作用在瓶子上的水平推力 F=20N,瓶子沿 直线运动,假设瓶子可视为质点,那么该选手要想游戏获得成功(g 取 10m/试问:(1)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时 9、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 (2)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距离最小为多少。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 20142015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析:弹簧竖直悬挂物体时,弹簧沿斜面拉住质 量为 2m 的物体时恰好所以物体恰好不受摩擦力5 答案:A 析:如上图所示坐标轴分析:由题意物体所在位置距出发点 6m,因为 01s 这 1s 内走1m,12s 这 1s 内走 2m,23s 这 1s 内走 3m,到第 3s 末时共走 6m,故 A 对,D 错第 3s 末至第 3s 末这一段时间,物体通过的距离为 3m,故选项 C ( 这里指前4s 内)指计时开始至第 4s 末这段 10、时间,物体通过的距离为(1 234)m10m ,故 B 对答案:析:分析:设 BCx ,T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变,F N 不变由 N 知 T2 大,F 增大答案:案:3514.(1) 6;7 【或 7;6】大3解析:由于计数点前后的间隔距离都小于它们的间隔距离,说明计数点 6 之前物块在加速,计数点 7 之后物块在减速,则开始减速的时刻在 6 和 7 之间。 答案 6;7【或7;6】。 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等于 4 和 6 5 vm/s,同理 8.)7(24m/s,又 2645v可解得计数点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15 解析:当自行车与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两者的位移相等(1)由方程可知,自行车以 6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做初速度为 10m/s、加速度为 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若要追上汽车,则位移相同,即6t10t 6s.(2)vv 010m/s 16m/s2m/)当自行车与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远vv 06m/s,10 t6m/s ,12t 8s,x 10t t26t 1)16s (2)2m/s(3)16。物理卷2017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1)
相关推荐
静下来,仔细一想,我何不“变废为宝”呢。 34 名学生, 34 种性格,让他们与众不同,个个精彩。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爱学生,首行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当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班主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示范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关系平等
( 20) 、小芳和小伙伴两天做 100颗星,昨天做了 58 颗,今天他们要做( )颗。 ( 21) 、 6 个 7 相加是( ),比 8 个 7 少( ),比 5 个 7 多( ); 3 个 9 相加是( ),比 2 个 9 多( ),比 4 个 9 少( )。 ( 22) 、算得积是 18 的口诀有( )和( )。 ( 23) 、在○里填上“ +”、“ ”、“”或“<”、“>”、“ =”。
发现“等底等高癿两个 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丌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 3.灵活课堂 ,轻松学习 学生丌是学习机器 ,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掋 .改变赸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 ,用时间加汗水提高成绩癿陈旧做法 ,要提倡精讲精练 .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掌索 ,把学生思考癿时间还给学生 ,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 ,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癿习惯和能力 .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
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 特点。 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 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