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下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0根小棒,每人分 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 (生答) 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 10247。 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 10和 3分别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给几人。 也就说明 10里面最多有几个 3。 有没有全部分完。 还剩多少。 (板书:„„ 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 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 这个数叫余数。 它的单位名称和总数一样。 (板书: 10除以 3等于 3余 1.) (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余数又表示什么。 (余数表示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一份时剩下的。 ) 揭题: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也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一份时,就可。小学数学二下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 ) 床长 20( ) 字典厚 4 ( ) 杯高 10 ( ) 钉子长 2( ) 2. ( )接近 1米。 A、篮球运动 员身高 B、教室长 C、足球场的宽 D、讲台高 3. 53 + 5= 5 ( ) A、 3 B、 1 C、 4 D、 5 三 、 计算。 . 2 1=( )口诀: _______ 3 2=( )口诀: _______ 5 5=( )口诀: ________4 3=( )口诀
提出各种各样有意思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 提问 :⑴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 ? ⑵ 乘法是用来简化那类加法问题。 ⑶ 学习乘法关键是学会什么 ? ⑷ 那你对乘法口诀表了解有多少呢 ? 教师针对第 ⑷ 问题进行知识拓展性教学展示幻灯片中的 “历史悠久的乘法口诀 ”进行讲解。 进行课前口算。 ⑴ 苹果园摘苹果。 (图略) ⑵ 比一比,谁最棒
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 三)割补法 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 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
虽然一年级教学内容少、浅,但要组织好一节课,须得下一番苦功夫。 由于学生中大部分都读过学前班,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旧知识,因此课堂上如何把 “旧知识 ”变为 “新知识 ”,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使教法新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馈。 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教学时采用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得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高二物理命题人:王永刚 审题人:王西武(总分:120 分,时间:90 分钟)必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下列关于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内非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跟通过的电荷量成反比B电动势的单位跟电压的单位一致
师:(出示小黑板)老师这儿有个 “ 小白兔迷路 ” 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想)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 这可怎么办呀。 于是,他给妈妈打电话: “ 妈妈,妈妈,我迷 路了,这怎么办呀。 ” 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 “ 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只要你按 4„„ 的顺序走到 9,就一定能回到家。 ” 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到了家。 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