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硕士博士论文格式及排版要求内容摘要:

西南大学硕士博士论文格式及排版要求 西南大学硕士博士论文格式及排版要求一、排版1、内容排列编号:学位论文内容的顺序编号参照国家标准 准章、条、款、项的划分编号和排列格式” 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如:第 1 章第 2 条第 2款应标为:文结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主要由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部分组成,并按此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位论文采用不同颜色的封面。 论文封面格式见附件 1。 (2)中英文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等。 硕士论文摘要约 2000 左右汉字,博士论文摘要约 3000 左右汉字。 摘要应另页置于目次页之后,中文摘要排在英文摘要之前。 (3)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方便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限于 35 个,排在论文摘要的左下方。 (4)目次页: 目次页包括论文的篇、章、条、款、项、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一般只列到二级标题。 目次页应单独编排页码。 (目次页的编写见附件 2)(5)文献综述:通过历史回顾和对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 文献综述必须从另页右页开始。 (6)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研究设想、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7)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调查对象、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对结果的分析、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正文内容的撰写格式不作统一要求,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凡与正文密切相关的图、表应嵌入正文之中,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排序号,以便读者阅读理解。 (8)结论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节的简单重复。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9)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10)参考文献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引用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要按文中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专著著录格式:序号 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 止页;连续出版物著录格式:序号 (期):页码. 出版地:出版者;论文集著录格式:序号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 止页;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 位论文 . 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引用部分起 止页;专利著录格式:序号 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发布日期. 引用部分起 止页;技术标准著录格式:序号 起草责任者.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引用部分起 止页。 (11)附录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如为了论文材料的完整性而补充的一些附加图、表等信息,并不是必须的。 (12)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对完成研究课题、学位论文有较大帮助的单位和个人。 (13)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指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文章、参加的研究课题及获奖情况,其编写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 二、排版要求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974 纸) ,40 页以上的学位论文用双面打印,40 页以下的学位论文用单面打印。 版芯要求:左边距:25边距:25边距:30边距:25订线:10 眉边距:23脚边距:18、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段前、段后间距为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 3、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或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 18 磅或 20 磅;图、表标题采用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4、页眉、页脚: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 单面打印的论文,页眉左侧为“ 西南大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右侧为各章章名(一级标题名称) ;双面打印的论文,左页居中为“西南大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右页居中 为各章章名(一级标题名称)。 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 ( 3 磅)。 页眉文字采用五号宋体、页脚文字采用小五号宋体。 从文献综述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前置部分单独编页。 单面打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打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 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6、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 102:93 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 7、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 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 8、论文摘要单行本及其电子版格式要求:论文摘要单行本格式见附件 3。 其电子版应与纸质本内容一致并用 档编辑。 9、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见附件 4)装订在目录之前。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 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1 专著著录格式序号一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孙家广,华大学出版社,88(:2 I. . 19902 期刊著录格式序号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例: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002,28(3):249252et on . 2002,28(3):249252( 论文集著录格式序号英文用 版者,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见:册)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6例: R. in . R, ,. 98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存单位,年例:6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版年例:9988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序号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说明: 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 ,不加缩写点(见例 2). 参考文献中作者为 3 人或少于 3 人应全部列出,3 人以上只列出前 3 人,后加"等" 或"et 见例 3). 在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时应提供英文著录,见例、例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 1,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 2.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 磁带磁盘光盘联机网络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P 考文献的功能与作用(1)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且可以精练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2)论文作者在其课题的选题论证、实验研究、以及总结和书写论文的过程中,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科学文献,由于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可能将所有引用前人成果都详尽地复述,只能将其主要引用文献注明出处列于文后。 (3)参考文献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反映了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应视为作者忽略了科学工作的继承性,也反映了作者科学学风和态度的欠缺。 (4)引用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既表明学科的继承性和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为编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鉴别论文价值水平的重要信息。 (5)参考文献为读者和审阅专家提供了与论文有关的文献题录,便于检索,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6)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进行信息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2著录最必要、最新的参考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 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 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一般也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论文作者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国标 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3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顺序编码制国标 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引用文献的标准方法可以采用 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 " 中国公路学报与全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采用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在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应注意:凡不是句子组成部分的文献序号及其方括号,须作为右上角标处理。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如遇连续序号,可在起止序号中间加" "。 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排列,序号编码不再加方括号。 4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名·版本(第 1 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名见(英文用 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技报告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均可按专著著录5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 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缅甸、印度尼西亚人名多为一个字,如 尼)文献著录为(以下用""表示) 甸人名前的" 吴"、"德钦" 为尊称,书写时为"吴努",西文为 U U u U 和。 姓前名后:见于中国人(汉族等),日本人(但用拉丁字符转写时常用名前姓后的写法)、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 名前姓后:见于原苏联人、英国人、捷克人、丹麦人、芬兰人、意大利人、挪威人、波兰人、瑞典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巴西人等。 英国、美国、加拿大人。 如 J C C ;连姓如 E C E C;父子、几世如 F W ) W A. B B。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 前置词 de 献著录时放在姓前。 如 ;。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其缩写词,应写在姓前。 如 ;。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 do,da,写在姓前。 如 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 如 ; y y j; ey h("其子" 之意)G h。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姓前有前缀或其变体,如 献著录时用连接号与姓相连。 如 A;。 无前缀或其变体者,如。 泰国人,如。 (2)作者(主要责任者)为 3 人或不多于 3 人应全部写出,之间几"," 号相隔;3 人以上只列出前 3 人,后加"等" 或相应的文字如 "et "等"或"et 加 ","号。 (3)每篇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宜超过 8 条。 (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时刊名不用书名号()。 6参考文献的核对为了使文内引文标注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标准化和规范化,可按下列项目检查核对,以免发生遗漏或差错;(1) 参考文献格式是否合乎要求。 (2)正文引文的标注方法是否正确。 (3)是否采用连续编码制,其编码是否按顺序出现,有无缺漏。 (4)正文引文与参考文献表是否对应。 (5)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是否齐全。 有无缺项,排列是否符合规定。 (6)作者姓名是否姓在前,名在后。 (7)题名、刊名(或书名)有无遗漏或书写错误。 外文应大写的字母是否按规定书写。 (8)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是否齐全准确。 (9)标点符号是否合乎标准规定。 根据 469 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文献类型标识专著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 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及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P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 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盘(盘(机网络(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 L联机网上数据库(T磁带数据库(on M/光盘图书(K 磁盘软件(on J/网上期刊(L网上电子公告(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1 专著著录格式序号一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孙家广,华大学出版社,82 I. . 19902 期刊著录格式序号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例: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002,28(3):2492523论文集著录格式序号英文用 版者,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 见:册)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6 R. in . R, ,. 98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 存单位,年例:6金 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版年例:9986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例:8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7 专利著录格式序号利号,出版日期例:9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序号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0B/ ,1998998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 ,不加缩写点,如:2M I. . 19903、参考文献中作者为 3 人或少于 3 人应全部列出,3 人以上只列出前 3 人,后加“等”或“et 如: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002,28(3):24925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