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和谐课堂气氛内容摘要: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 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 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 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相关推荐
清晰。 预学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 1)情景引入。 本环节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让学生全身心的“入”。 可通过适当的内容或简短的语言,把学生尽快的引入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一般控制在 3分钟左右。 ( 2)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认知结构等设计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和内容充实的习题。 自主探究的问题要具体、明确、适宜。
稿必须严格谨慎,这就是和做人一样要有规有矩,用铅笔打轮廓,特点是外形结构大小对比,疏密对比,在这一环节中反复向学生强调规矩,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地印上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与纽带关系,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同学们要团结。 在小小的纸上为 什么能容入大至崇山峻岭,小至思思毛发。 通过这一思考,我继续揭开本质与潜能的概念,告诉学生不要轻蔑任何事物,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第二步,落墨
学生对我所做的数学学科抱无所谓的态度,以至于成绩难以提高。 对学生的“爱”与“严”如何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是我的第二个困惑。 思索: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年轻教师与学生年龄差不多有利有弊:利在于教师与学生容易进行沟通,能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 友关系;弊端在于如果教师与学生零距离,那么教师必然会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严,学生就会把课外与你的“朋友”关系带到课堂上
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又如:在教学 9+8 的进位加法时,可要求学生讲出多种想法。 如:把 8 分成 1 和 7, 9 和 1 凑成 10; 10 加 7 等于 17;又如假如 9 为 10, 10 加 8 等于 18, 18 减去 1 等于 17,还可以假如 9为 10,那么 8 应假设为 7,要算 9+8=。 ,只要算 10+7=17 就行了,“说”自己的想法,即说思路,思路说出来,算
的表面积,其实就是求两个圆锥的侧面积之和。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这样让学生轻松地解决了此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有效运用多媒课件分析图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我们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图形,从而培养他们“全面、本质看问题”的基本素质。 如在“二次函数”一节教学中,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函数值的极值情况,若用动画去设计,可以事先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