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布置语文作业内容摘要:
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要求:可以完成一项或多项。 这项作业,极大地照顾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给了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因此学生们兴趣盎然,在作业中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才华。 (二)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 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因此,语文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盘活 ”知识,形成能力。 例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单靠课内识字,可能会使一些学生 “吃不饱 ”,久而久之会抑制他们的识字兴趣,影响他们的识字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开展 “给字娃娃找家 ”(剪贴报纸、商标上等上面的字进行识记), “和字宝宝交朋友 ”(看书、认路牌、站牌、商店名、做游戏、看电视识字 …… )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运用课内所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识字。 此外,教师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看过的影视作品;对近期的热点话题发表言论;去了解附近工厂的污水排放及环保情况,学些倡议书,呼吁人们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这种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三)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 、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 因此设计作业时,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如学习《金色的鱼钩》一课。如何有效的布置语文作业
相关推荐
的表面积,其实就是求两个圆锥的侧面积之和。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这样让学生轻松地解决了此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有效运用多媒课件分析图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我们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图形,从而培养他们“全面、本质看问题”的基本素质。 如在“二次函数”一节教学中,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函数值的极值情况,若用动画去设计,可以事先提出问题
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又如:在教学 9+8 的进位加法时,可要求学生讲出多种想法。 如:把 8 分成 1 和 7, 9 和 1 凑成 10; 10 加 7 等于 17;又如假如 9 为 10, 10 加 8 等于 18, 18 减去 1 等于 17,还可以假如 9为 10,那么 8 应假设为 7,要算 9+8=。 ,只要算 10+7=17 就行了,“说”自己的想法,即说思路,思路说出来,算
学生对我所做的数学学科抱无所谓的态度,以至于成绩难以提高。 对学生的“爱”与“严”如何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是我的第二个困惑。 思索: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年轻教师与学生年龄差不多有利有弊:利在于教师与学生容易进行沟通,能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 友关系;弊端在于如果教师与学生零距离,那么教师必然会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严,学生就会把课外与你的“朋友”关系带到课堂上
要恰当,适当布置一些课前课后观察或实践活动作业。 二、课堂作业布置要以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
不变的形式,把学生带进这种思维之中,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使之成为“精品”,获得高分。 殊不知,如此“会诊”,让学生走进了这种模式化的误区,让学生陷入充斥世俗功利、践踏童心的怪圈之中,使学生囿于传统,人为地抑制了学生的思想。 三、忌“以己度人”。 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