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内容摘要:
(2)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 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规律,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 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 (1 厘米、 3 厘米、 5 厘米、10 厘米。 ) ② 同学们动手利用手中学具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找出周长与直径 的关系。 同桌合作测量,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 结果填在表格中。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③ 课件或实物验证。 问: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 3 倍多一些吗。 课件出示 2 个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边看边数一数。 师:刚才是老师给你的圆,现在谁愿意自己在电脑上任选一个圆,大小由你决定。 指名填到黑板上。 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选出一个圆,看一看这个圆的周长是否是直径的 3 倍多一些。 师: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 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 为什么我们算的不 一样呢。 因为我们的测量有误差。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π表示。 补充板书:周长:直径 =圆周率( π) ——固定 师: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 你知道最早发现圆周率的是谁吗。 生:大约 2020 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 “周三径一。圆的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相关推荐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9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得 0 分。 )1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能表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或受力特点的是( )体处于静止状态,P、Q 两物体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A B
( 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6.推 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 1)学生分组讨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
(接口处忽略不计 ) (2)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 60 厘米 ,高是 40 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得数保留整数) (3)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 2 米,高是 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圆柱形铁皮盒,底面半径是 2 分米,高 5 分米,在这个盒子的侧面帖上商标纸,需多少平方米的纸。
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导入: 师: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圆柱体 有哪些特征。 二、 新课探究: (一)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师 设疑:长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那么 哪些面的总面积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 让同学们进行讨论。 老师 板书: 表面积 =侧面积 +底面积 2 (二)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方法 : 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 设疑
就是围成物体一周的长度 一、 自主学习: 1 、 什么叫周长。 2 、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怎样计算。 正方形的周 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 3 、什么是圆的半径、直径、周长。 (在圆形纸片上指一指) 4 、独立尝试:自学课本 10 页内容。 ( 1)想一想, 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 2)一个直径 20 米的圆形花坛,它的周长是多少,怎样测。 二 、合作探 究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