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8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某人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第 1s 内通过 1m,第 2s 内通过 2m,第 3s 内通过 3m,第 4s 内通过 4m,下列关于自行车和人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和人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第 2s 末的瞬时速度为 3、4 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个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1m/图所示是 A、B 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质点以 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B 质点先以 2、5m/s 的速度与 A 同方向运动 1s,而后停了 1s,最后以 5m/s 的速度与 A 反方向运动 1 质点最初 3s 内的位移是 10 质点最初 3s 内的路程是 10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它的( )A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B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C合外力一定发生变化 D惯性一定发生变化4如图所示,oa、ob、竖直平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d 位于同一圆周上,c 为圆周的最高点,a 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三个滑环从 o 点或 t1、t 2、t 3分别表示滑环到达 a、b、d 点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o c b a dAt 1 = Bt 1 Ct 3 Dt 3、 1 列有关物理学史或物理理论及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牛顿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及力等概 念B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有:万有引力作用、强相互作用、磁相互作用、电相互作用C选择参考系后,若一个不受力的物体,能在这个参考系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样的参考系是惯性参考系D避雷针是利用了最上面部分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小,附近场强很弱,才把空气中的电荷导入大地6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 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 4、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牛顿 D伽利略7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20m/s,加速度大小为 5m/物体在开始减速5s 内的平均速度和停止运动前 1s 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As s Bs 5m/m/s 2m/s D8m/s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 v 增加到 2v 时的位移为 S,则当速度由 3v 增加到 4的位移是( )A B C3S D4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5t+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则该质点( )A第 1s 内的位移是 5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m/意相邻的 1s 内位移差都是 1意 1s 5、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m/体自楼顶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 ,落到地面的速度为 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 B C D11在空中的某点 O 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速率变为 8m/s,关于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的说法,正 确的是(g 取 10m/在 O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 O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C在 O 点,速度方向向下D在 O 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12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出 ,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 t=10s,前进了 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 6、大速度为(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非选择题)二、实验题(2 小题,满分 14 分)13(8 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 a 与钩码的质量 m 的 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 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 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 知,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 7、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 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14 (6 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 、G 等 7 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 ,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 T=0. 02 s 的交流电源。 经过测量得:cm,d 2=9. 24 16. 856. 46 8. 06 1. 67 1)打点计时器在打 E 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_m/s,加速度大小为 _ 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 8、)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f=49 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 _(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实际值。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满分 40 分)15 (12 分)如图所示为某高楼电梯上升的速度求:(1)在 s、t 2=8s 时刻的速度;(2)求出各段的加速度;(3)画 出电梯上 升的加速度6 (14 分)伟航同学向大家表演“遥控飞机穿隧洞”。 这一过程简化为如下运动模型:水平路面上卡车载着长 L=6m 的水泥管,遥控飞机(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 m/s,加速度 a 1=2m/入水泥管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空心水泥管 遥控飞机L 9、(1)若卡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则遥控飞机穿过水泥管所用时间 t 为多少。 (2)若卡车此时以 m/s 的初速度,大小为 4m/遥控飞机穿过水泥管所用时间 t多少。 (计算结果可用根号表示)17(12 分)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 80km/h。 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 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 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 6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 m,道口宽度 x26m,汽车长 l15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问:列车离道口的距 10、离 L 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_56_1011_12验题:13 (1)非线性;(2)存在摩擦力;(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试题分析:(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得出 线是曲线,即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关系;(2)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 a=0 时,m0,即 F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拉力不为 0 时,小车的加速度为 0,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存在摩擦力(3)若利用本实验来验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 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11、是: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即使得绳子上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 ,则绳子的拉力 ,知1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绳子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的质量14 (1) 、 (2)大于试题分析:(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5T=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E= =s,由 x=,加速度大小为 a= ,( )(m/2)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 49Hz,f50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大,根据运动学公式x=: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小,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 12、大。 计算题:15(1)v 1=10m/s;v 2=5m/s(2)0s2s :5m/s 2 ;2s5s :0m/s 2; 5s8s :3)图线如图:试题分析:(1)由图线可知在 s 时的速度是 10m/s;在 s 时刻的速度是 5m/s;(2)0s2s : 5m/2s5s :a 2=0m/5s8s :210/5/235/(3)电梯上升的加速度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2s(2) 9756s试题分析:(1)若卡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根据 可得:21,解得:t=2s(负值舍掉)26(2)根据 由位移关系可知01221入数据解得: (负值舍掉)975617230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 L 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 汽车从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 xlx 0x(15526)m466km/h10m/s,通过这段位移需要的时间 246. 1速列车的速度 80km/h50m/s,所以安全行 车的距离为 Lv 1t5030m。物理卷2018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复习课教案
的四周及底面刷一层防漏胶水,求刷防漏胶水的面积是求。 在有盖的水杯四周涂色,求涂色面积是求。 ( 三 ) 再观察把圆柱转化成学过的长方体 回忆想起 : 因为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 :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 V= sh 讨论 ( 1)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 2)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 3)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导学案
【 训练 课 导学】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书写等级 达成等级 基础题 一 、慧眼识真金(用“ ” 划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混 . 乱 ( h249。 n hǔn) 疾 . 步 ( jī j237。 ) 血 . 迹 ( xu232。 xiě) 开 辟 . ( p236。 b236。 ) 洛杉 矶 . ( jǐ jī) 废 墟 . (xū x249。 ) 二、 看拼音,写词语。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 的精华。 ) :什么叫瑰宝。 什么叫精华。 ,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 3 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