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朱棣文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朱棣文(1948今)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江苏太仓。 1948 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其父朱汝瑾博士为台湾中同研究院院士。 朱棣文于 1976 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后加入贝尔实验室,1983年任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 1987 年应聘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0 年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至今。 现年 50 岁。 二、科学成就朱棣文教授是 1997 年度诺贝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他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 这个领域的贡献意味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出现了突破,并导致人们 2、对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新近的成果是首次在稀薄原子气体中观察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研制出了第一台雏形的原子激光器。 朱棣文教授从 1983 年开始致力于“冷却原子”的研究工作。 1993 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同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朱棣文教授是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三、趣闻轶事既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又是中国菜的烹饪师朱棣文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刻苦、勤劳和谦逊的精神和品德,并不宽裕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中学毕业,他进入美国知名学府、也是华裔较多的加州伯克利大学深造,1976 年在伯克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担任了斯坦福大学教授的朱棣文,工作生活十分繁忙,精力充沛,他带着 8 个博士生,指导两个博士后,每年还给硕士研究生开两门课,还要从事自己的原子物理学研究;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爱好打网球、游泳和骑自行车,还喜欢烹饪,并烧得一手好中国菜,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的博士生金政说“我觉得朱教授活得并不累,因为他太爱物理学了”。 1997 年 6 月,朱棣文教授同杨振宁、丁肇中、江崎玲等世界著名科学家来到北京清华园,出席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 21 世纪科学展望研讨会;朱教授作了主题报告;会后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 朱棣文教授表示今后将加强与中国科学界的合作,我们衷心祝愿这一合作能取得丰硕成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