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教学设计x内容摘要:
第 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 1) 24+24+24247。 2 ( 2) 24 2+24247。 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反思与感悟: 第三课时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 10页例 4,第 5页“做一做”,练习二 1- 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 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 10页例 4 想: 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 90 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 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什么。 做:尝试做第 11 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检查预习作业 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 学习例 4 出示例 4,学生读题 问: 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 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 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二第 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练习二第 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练习二第 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 180位,下午有 270位。 如果每 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 1) 270247。 30180247。 30 ( 2)( 270180)247。 30 =96 =90247。 3 =3(名) =3(名)。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教学设计x
相关推荐
2. 中学生过生日现象。 3. 中学生缺乏自立的现象。 (完成随堂笔记 一 ) 交流与分享 小对子 交流例文分析,互相补充。 小组长主持,就“ 成文 ”进行循环 交流,推荐一个优秀作品,共同补充、完善。 (预时 10 分钟) 准备与预展 人共同体 ① 抽签:明确展 示 内容、展示 顺序。 ② 大组长带领组员到展板前就位,快速设计方案。 ③ 大组长分派好展示任务,主展成员完成板书、组内小展示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 101125= ( ) A、 100125+1 B、 125100+125 C、 1251001 D、 1001251125 四、直接写得数 (9 分 ) 1258= 100247。 25= 243= 258= 36247。 18= 42247。 3= 134= 65247。 13= 157= 1207= 198247。 9=
1、绝密 考试 结束前2015 年 10 月 温 州市 新 高 中 学考 适 应 性测 试 卷物 理 试 题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 考生 须知 :1 本 试 题 卷 分 选 择 题 和 非 选 择 题 两 部 分 , 共 4 页 , 满分 70 分 , 考 试 时间 60 分钟。 2考 生答 题前 ,务 必将 自己 的姓 名、 准考 证号 用黑 色字 迹的 签字 笔或 钢笔 填写 在答
三角形边结合板书 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结合课件加深理解三角形的定义。 齐读。 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 A、 B、 C 表示,这 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 ABC, ( 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 ABC)。 请同学们再画一个三角形,并给 三角形命名。 学生展示,教师指出可用其他字母命名。 游戏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必考题)(本卷为必考题,满分 70 分,时间 60 分钟。 本卷计算中,g 均取 10m/、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来源 mB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二)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 6 分) 1.你赶紧回家, 先 . 让乡亲们登高避灾, 然后 . . 再去斩妖除魔。 2. 因为 . . 九月初九又是重阳节,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 “ 重阳节 ”。 3. 虽然 . . 我的外表已失去光彩, 但 . 穷人不再忍饥挨饿,我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三)童言无忌 .( 6 分) 本单元的课文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寓言故事,你最喜欢哪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