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8年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6.06)word版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个相互垂直的力 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如图所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 物体做功 6J,F 2 对物体做功 8J,则 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 B2J C10J D14图所示,以正点电荷 Q 为中心画圆,在圆上取两个点 A、B,关于两点场强与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两点的场强相同 B. A、B 两点的电势相同 C. A、B 两点的场强与电势都相同 D. A、B 两点的场强与电势都不同3、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 图所示,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2、,现通过实验测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 R,运行周期为 T,引力常数 G 已知,根据这些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算出太阳的质量 B. 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C可以算出地球受到的向心力 D可以算出地球对太阳的引力5、质量为 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 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 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 v/ 2 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B C D 图所示,一固定的半径为 R 的圆环均匀带点,将一带电量为 q=0试探电荷从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电势能为零)处移至圆环轴线上的 O 点时,电场力对该试探电荷 3、所做的功为410将其从 O 点移到 P 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 110() 点的电势为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为 310的电势差为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没小题 4 分,共计 24 分)7、两个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相同的金属小球,带带电量之比为 1:9,相距为 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的静电力大小可能是原来的( ) 8、如图所示,某人在高为 H 的平台上,以初速 向右上方抛出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D. 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19、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运动;椭圆上的 4、三点,P 是近地点;卫星在从 M 经 P 到达 N 点的过程中(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如图所示,虚线 A、B、C 、D 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水平的等差等势面,其中, ,实线是电场线,电子(带负电)以一定的速度 直经过等势面102入匀强电场,已知等势面间的距离为 5下列说法正确的( ) 的电势为 10V 00V/m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11、一带点油滴在匀强电场 E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油滴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所示,足够长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物块 a 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滑轻 5、滑轮,与木块 b 相连,b 的质量为 m,开始时 传送带均静止,且 a 不受传送带的摩擦力作用,现将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 b 上升 h 高度(未与滑轮相碰)的过程中( ) 的质量为 a 做的功等于物块 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b 力对 a、b 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不相等三、试验题:(本题 2 小题,共 16 分)13、在 “探究两个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试验时他保持两个小球所带的电量不变,研究力与两个带电小球间距离的关系;保持两个小球间距离不变,研究力与两个带电小球所带电量的关系. (1 )试验表明:两个电荷 6、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随两球间距离的 而增大;随两球所带电量的 而增大.(2 )试验中该学生采用了 这种方法来研究多个变量间的关系。 (选填“累积法” 、“控制变量法” 、 “演绎法” 、 “等效替代法”)(3 )在我们所知道的物理实验中或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中也用到这种方法,请举一个例子:。 14、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是 50得当地的重力加速为 g=所用重锤的质量为 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 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 A、B、C、D 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 A、B、 C、D 各点到 O 点的距离分别为 (1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 7、由 O 点运动到 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取三位有效数字) (2 )即使在实验中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求得的E P 也一定略 E k(选填“大于”或“小于”),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大于;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7 分)15、如图所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其中 A 点的电势为 12V,B 点的电势为 2V,现把一个q=110正电荷从 A 点无初速释放,到达 B 点,则: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 )判断 点哪点场强大;(2 )判断 点哪点的电势高;(3 ) 点间的电势差 4 8、 )正电荷从 A 到 B 图所示,光滑的 1/4 圆弧的半径为 R=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 m=1物体,从 A 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 B 点,然后沿水平面运动到 C 点静止,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 取 :(1 )物体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的距离 x;(3)物体从 A 到 C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17、如图所示,在轻杆两端分别固定两个球 球质量 mA=m,B 球质量 m,轻杆可以绕固定轴 O 转动,不计杆与转轴间的摩擦,两球到转动轴 O 的距离都为 L,开始时杆处于水平状态,放手后,杆转到竖直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1 )以 B 球在最 9、低点的位置为零势能面,求杆水平时 A 球的重力势能;(2 )杆从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两球构成的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3 ) B 球到达最低点时, A 球的速度大小;(4 )上述过程中杆对 A 世昌的博客 、如图所示,绝缘细线左端固定在 O 点,右端固定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开始时细线被拉直长为 L,处于水平状态,让小球从 A 点无初速释放,重力加速度为 g,则:(1 )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大小;(2 )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绳中的拉力的大小;(3 )如果小球带正电,处于方向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且电场力大小等于 让小球从12A 点无初速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4 )如果小球带正 10、电,处于方向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且电场力大小等于 2确保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至少以多大的速度把小球从 A 点竖直抛出;答案:一、选择题:选: 验题:13.(1)减小;增大;(2)控制变量法(3)在研究力、 1) 2)大于;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阻力,或存在空气阻力四、计算题:15.(1)B 点所在位置的电场线密集,故 B 点的场强大;(2 )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故 A 点电势高;(3 ) 点间的电势差 0V (4 )正电荷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1)从 A 点到 B 点由动能定理: ,21得: 24/2 )由 B 到 C 根据动能定理可 11、知: 2得 x=4m(3 )从 A 到 C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817.( 1)以 B 球在最低点的位置为零势能面,杆水平时 A 球的重力势能为: ;2 )在水平位置时,两球的重力势能为: ;在竖直位置时,123球的重力势能: ,系统重力势能减小量为:2021P(3 ) B 球到达最低点时,设 速度均为 v,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22解得: 3(4 )对 A 球,由动能定理: 21得 3(1)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由机械能守恒: 22v(2 )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根据牛顿定律:2解得:T=3 )根据动能定理: 21解得: v(4 )如果小球带正电,处于方向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且电场力大小等于 2合力为 最低点的最小速度为 ,解得: 2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221临解得 3vA。物理卷2018年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6.06)word版
相关推荐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审题: 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时间 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48 分)大题共 12 小题,其中 18 小题为单选题,912 小题为多选题,请把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每题 4 分,共 48 分。 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度、力、 、间、路程 度的改变量、加速度2. 一物体以初速度 速度 a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6 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A 卷时量:60 分钟满分:100 分B 卷时量: 30 分钟满分: 50 分得分:_A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卷上)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向心加速度 B功C功率 D动能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陈烨鑫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牛顿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324 418 2600 1284 165 182 816 68 784 365 493 343 725 175 (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 ( 2)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并会用计算器进行一步式题的计算,也会连续按键计算一些两步式 题。
同伴交流。 2.探究学习例 1( 1) ( 1) 教师:在这些交通工具中,同学们经常亲自驾驶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自行车,并介绍其速度是约 16千米 /时。 ( 2) 将课本上的例题更生活化,改编为“老师骑自行车也是 1 小时约行16 千米,老师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 3 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例题的改编,让数学学习更生活化。 ) ( 3) 引导学生读题,找到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