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教案用计算器计算内容摘要: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324 418 2600 1284 165 182 816 68 784 365 493 343 725 175 (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 ( 2)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并会用计算器进行一步式题的计算,也会连续按键计算一些两步式 题。 是不是两步式题都有能连续按键计算呢。 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教学例题。 ( 1)出示例题。 ( 2)按运算顺序操作。 ( 3)用科学计算器按书写顺序操作。 教学 试一试。 ( 1)提问:这两题各含有哪两则运算。 你能具体地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吗。 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 ( 2)学生有计算器计算。 ( 3)集体订正。 总结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方法。 提问:用一般计算器计算例题和试一试的两道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 三、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做 想想做做。四上教案用计算器计算
相关推荐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陈烨鑫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牛顿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个相互垂直的力 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如图所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 物体做功 6J,F 2 对物体做功 8J,则 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 B2J C10J D14图所示,以正点电荷 Q 为中心画圆,在圆上取两个点 A、B,关于两点场强与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同伴交流。 2.探究学习例 1( 1) ( 1) 教师:在这些交通工具中,同学们经常亲自驾驶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自行车,并介绍其速度是约 16千米 /时。 ( 2) 将课本上的例题更生活化,改编为“老师骑自行车也是 1 小时约行16 千米,老师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 3 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例题的改编,让数学学习更生活化。 ) ( 3) 引导学生读题,找到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时间
板书设计 板乢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 1)( 4+2) 25 ( 2) 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 4+2) 25=425+225 ┆(学生丼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不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不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作业或预习 选择。 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