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口算乘法设计1内容摘要:
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人骑自行车 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让学生独立口算。 16 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汇报交流。 三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出示题目:特快列车 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 3= ,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对比 16 3= 和 160 3= ,让学生从 16和 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将第 1 题增。四上口算乘法设计1
相关推荐
同伴交流。 2.探究学习例 1( 1) ( 1) 教师:在这些交通工具中,同学们经常亲自驾驶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自行车,并介绍其速度是约 16千米 /时。 ( 2) 将课本上的例题更生活化,改编为“老师骑自行车也是 1 小时约行16 千米,老师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 3 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例题的改编,让数学学习更生活化。 ) ( 3) 引导学生读题,找到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时间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324 418 2600 1284 165 182 816 68 784 365 493 343 725 175 (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 ( 2)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并会用计算器进行一步式题的计算,也会连续按键计算一些两步式 题。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陈烨鑫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牛顿
板书设计 板乢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 1)( 4+2) 25 ( 2) 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 4+2) 25=425+225 ┆(学生丼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不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不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作业或预习 选择。 下面
教学钝角时,通过演示直角是90176。 然后将直角的一条边向外移动,让学生观察移动后的角和直角比较起来是大一些这是小一些。 学生回答后,就小结出来:大于90176。 而小于180176。 的角我们把它叫做钝角。 用课件演示: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旋转到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提问:平角的顶点在哪。 两条边在哪呢。 平角多少度。 主要启发学生通过直角移动成平角
(1)课件出示:金莹和爸爸妈妈坐着特快列车去北京旅游,特快列车 1 小时约行 160 千米。 指名读,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指名列式 :160 3 这个问题你能口算解决吗。 指名汇报,说出方法。 师板书。 预设: 1 100 3=300 2 200 3=600 3 16 3=48 60 3=180 40 3=120 160 3=480 300+18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