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记忆要点内容摘要:
润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 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主要是经营风险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2.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①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 有利于 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 ③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 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理论依据 : ①是 社会主义本质 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5 现实意义 : ①有利于实现 共同富裕 的根本目标和全面建 成 小康社会 ;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 公平和正义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 社会 ; 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 积极 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 ④有利于提高社会 整体消费水平 ,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 4.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就业, 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③ 提高 居民收入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 比重 ,提高 劳动报酬 在初次分配中的 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 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同步。 ④ 再分配 更加注重公平。 要 加 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调节 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⑥统筹区域 经济 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5.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 质前提。 要实现社会公平,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 ①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6.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主要受 经济发展水平 和 分配政策 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 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因此,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7. 财政的作用是什么。 ①财政是促进 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资源合理配置 的作用 (国家 通过 财政支持基础设施行业和落后地区发展)。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 经济平稳运行 的作用 (适应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使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注意: 要结合实例区分这三个作用。 【 忆一忆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区别、各自的种类及适用的经济环境、手段、目标。 经济运行状况 对 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增加 财政 支出 和减少 税收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存贷款基准 利率 和存款 准备金率 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 受供给能力制约时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 “ 降温 ” 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紧缩性财政政策、从紧的 货币政策 6 8.税收的作用 ① 税收是国家 筹集 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②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 ① 调节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② 调节人们的消费行为,培养科学的消费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 调节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④ 调节收分配,促进收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和谐) (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意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强税收调整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消费税 调整的意义„„ ) ③ 税收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9. 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交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及其优点: ①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 作用的经济。 ②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传递市场 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③ 市场在竞争中推动 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④ 市场经济是一种 有效 的资源配置方式。 2.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①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 导致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3.规范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 置资源。 (2)市场规则的内容: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具体的规定。 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记忆要点
相关推荐
( 6) A与 电梯 一起匀速运动 ( 5) A与传送带一起 向下 匀速运动 18.画出下面处于静止 状态的 物体 A 的受力示意图 三、 实验题 19.在探究 “ 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 ” 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的数据。 由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图 象。 由此得到结论:。 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N / m。 (取两位有效数字) 钩码个数 1 2 3 4 5
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 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 ,未表现出来的是。 ( 3)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 ( 4)杂交 —— 具有 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 5)自交 —— 具有 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 6)测交 —— ( 7)表现型 ——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 ( 8)基因型 —— 与表现型有关的 组成。 ( 9)等位基因 ——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 g=10m/s2 ) ①升降机以 v=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②升降机以 a=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 ③升降机以 a=5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时; ④升降机以 a=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 ⑤升降机以 a=5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时 . 参考答案 : 600N。 900N。 300N。 300N。 900N ( 2) 利用体重计称量体重时,人突然向下蹲时,属于。 (
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因为自 1840年以来到这次抗日战争,中国经历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几次重要战争,都以中国失败,统治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 而这次战争却以中国的胜利而载入史册。 所以说 …… 练一练 (二 ): 中国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开始于 A1943年初 B、 1944年初 C、 1944年底 D、 1945年初 毛泽东的 《
;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战(淞沪抗战以及后来在福建继续高举 “ 停战抗日 ” 的大旗)、长城抗战等等。 • 关内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民主人士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南下宣传抗日。 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揭开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 19课 内战烽火 时间: 年 月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理由是 ,真实的目的是 重庆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意图是 结果:经过斗争, 10月 10 日,签定了。 开始标志: 1946年 6月,国民党军队 20万人对 解放区发动进攻。 内战爆发: 防御阶段:粉碎了敌人的 进攻和对 、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反攻阶段: 1947年 6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