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_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内容摘要: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 19课 内战烽火 时间: 年 月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理由是 ,真实的目的是 重庆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意图是 结果:经过斗争, 10月 10 日,签定了。 开始标志: 1946年 6月,国民党军队 20万人对 解放区发动进攻。 内战爆发: 防御阶段:粉碎了敌人的 进攻和对 、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反攻阶段: 1947年 6月底, 、 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挺进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 20课 战略大决战 时间: 年 月至 月 辽沈战役 领导人: 参战部队: 战果:歼敌 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时间: 年 月至 月 淮海战役 领导人: 三大战役: 参战部队: 和 内战烽火 战果:歼敌 人,奠定了解放 的基础 时间: 年 月至 月 平津战役 参战部队: 和 战果:歼敌 人,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必修1_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相关推荐
;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战(淞沪抗战以及后来在福建继续高举 “ 停战抗日 ” 的大旗)、长城抗战等等。 • 关内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民主人士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南下宣传抗日。 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揭开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因为自 1840年以来到这次抗日战争,中国经历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几次重要战争,都以中国失败,统治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 而这次战争却以中国的胜利而载入史册。 所以说 …… 练一练 (二 ): 中国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开始于 A1943年初 B、 1944年初 C、 1944年底 D、 1945年初 毛泽东的 《
润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 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主要是经营风险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2.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①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 有利于 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 ③
平解决 ( 初步形成) ( 6)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 《 自卫抗战声明 》 ( 7)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 8) 1937年 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正式建立 ) 10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主要表现形式) 真正的全国战争。 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 爱国华侨积极参与。 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
个话题:知识树上的两篇题目相同的课文 ——《风筝》有什么异同。 有的学生说贾平凹的《风筝》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写的,而邓海南 的《风筝》只写了放风筝;有的学生则说邓海南的《风筝》写出了风筝的样子,并且这些风筝的样子是根据每个小朋友的理想做出来的,而贾平凹的《风筝》没有写风筝的样子,……其次,根据课前收集到的学生阅读中的疑问设置了一个话题:为什么说“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