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字集锦内容摘要:

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主考官李梓萌出题jīcōngjūn,荧屏公布的答案为“鸡枞菌”。 其实,正确的写法是“鸡(土旁加从)菌”,“(土旁加从)”应读“zōng”。 鸡(土旁加从)菌是食用菌,味美如鸡。 而“枞”有两读,一读“cōng”,是树木名;二读“zōng”,是地名。 安徽省有“枞阳县”。 (差错七)易混淆的字是:“蜇”与“蛰”(差错八)常写错的字是:“冒”“冒”人人都认识,但很可能落笔即错,被誉为汉字中的“第一易错字”。 “冒”上部下不封口,两短横与左右竖不相连,而许多人错写成“曰”或“日”。 (差错九)常混淆的词是:“受权”和“授权”2013年经常被混淆的词是“受权”和“授权”。 为了解决纠纷,企业或个人有时委托律师全权处理,律师常为当事人发布“律师受权声明”。 “受权”即接受他人赋予的权力。 而“授权”则是把权力授予他人。 (差错十)街头店招中的常见差错是:“羊蝎子”误为“羊羯子”羊蝎子是大众美食,指羊的脊椎骨,因形状像蝎子,俗称“羊蝎子”。 但因蝎、羯形似,不少街头饮食店的店招中,将“蝎”写成了“羯”。 “羯”字有两个意思,一指阉割了的公羊,二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匈奴的一个别支,与“羊羯子”毫无关系。 (完)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发布“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钓鱼岛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 “发酵”的“酵”往往误读成xi224。 o。 “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 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变化。 “酵”字历史上有两读:ji224。 o和xi224。 o。 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酵”字统读为ji224。 o,不再读xi224。 o。 二、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上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