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2内容摘要:

40.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 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 分 ) 41.“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 4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 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迁客骚人 ”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一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的 “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 4 字);二是 “ ,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 3分) 45.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46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 2 分) 4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4赏析下面的句子。 ( 3 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50、《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5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 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5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5 答: 5(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 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 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 2 分) (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2分) (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 (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分) ( 1)甲文表达的是: ( 2)乙文表达的是: 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2分) 答: 5.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 个句子美的理由。 ( 3 分) 答: 5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文】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