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生活化内容摘要:
折一折、撕一撕等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度。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概括,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获取信息的渠道宽,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具备了自己特有的认识基础,知识经验与社会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契机,结合教学的内容,捕捉生活现象,有针对性的采集生活教学实例,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就能换取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铺路搭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 “克与千克的认识时 ”,我引导学生用各种秤来称苹果、梨、桔子、书、小朋友的体重等,师生忙的不亦乐乎。 可在练习时很多同学仍然无从下手,对一个鸡蛋大约多少克、五个苹果大约多少克、一只鸡大约多少千克还是搞不清楚。 于是我就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重量,同时还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活动感受物体的重量。 二、 到生活中去,体验数学,享受数学 数学教学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去感受。小学数学与生活化
相关推荐
除数是 3,被除数是 6,商是多少。 五、看图写算式 ( 4 分) + = = 247。 = 247。 = 六、用竖式计算;( 16 分) 96- 17 = 42 + 18 = 59 + 12 = 7 + 46 = 28 + 19 = 72 - 7 = 54 - 26 = 46 + 48 = 七、在括号里填上东、南、西或北。 ( 6 分) ( 1)、会议室在天井的( )。 ( 2)、一(
约是( )。 6. 在( )里填上“ =”、“ ”或“﹤”。 ( ) 247。 ( ) 1247。 ( ) 1 10( ) 247。 7. 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起来 8.下面是某班级购书的发票,请你把空格填满 三 .选择题:( 6分) 1.两个因数都是 ,写成算式是( ) ① 2 ② ③ + 2.与 ( )。 ① 3 ② ③ ④ 3 3.下列小数是无限小数的是( )。
( ) 三、选一选。 1.如果 8ba ,那么 a 和 b ( )。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2.把 1千克的石灰放入 100千克的水中,石灰和石灰水的质量比是( )。 A. 1: 100 B. 1: 101 C. 101: 1 D. 100: 1 3.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若甲数比乙数多41,则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可能 ” 、 “ 一定 ” 、 “ 不可能 ” 这几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请大家借助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打开书第 105 页,根据要求判断填空。 (集体讲评) 师:对于 “ 三天后下雨 ” 这个问题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我认为不可能。 生:我认为在海南有可能。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也有所不同,今后
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生 2: 元和 元同样可以转化为几元几角,为什么一个小数部分第二位有 0,而另一个却没有呢。 师:你真会想啊,这个 0可以去掉,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但是小数的意义和数位是不同的。 现在明白了么。 生:明白了。 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 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 请把书翻到 88 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
孩子的生活基础已能使他们初步认识一些人民币,但那种认识是属于一种无意注意,现在我需要他们将这种认识转化为有意注意。 因此, 我觉得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 本节课,探究新知 1.独立识别人民币。 2.说说识别方法。 3.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有效进行。 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 认人民币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生:根据数字和单位。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