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x内容摘要:
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生 2: 元和 元同样可以转化为几元几角,为什么一个小数部分第二位有 0,而另一个却没有呢。 师:你真会想啊,这个 0可以去掉,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但是小数的意义和数位是不同的。 现在明白了么。 生:明白了。 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 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 请把书翻到 88 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 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 1:自动铅笔上标有 毫米的字样。 生 2:饮料上也有。 生 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 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最高可达 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 米。 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 1) 出示米 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师用手在米尺上比划一分米,问学生:大家瞧,这是多少长。 生 1:一分米。 生 2: 10 厘米。 师:十厘米也等于 1 分米。 把米尺怎么分才可得到一分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 10 分,每分就是 1 分米。 师:恩,对极了。 那你会用分数来表示一分米是多少米么。 生: 1 分米 =1/10 米。 师:这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的分数的知识,今天,老师告诉大家, 1 分米还可以是 米。 那你知道 3 分米是多少米么。 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 生: 3/10 米, 米。 师: 6 分米呢。 8 分米呢。 ( 2) 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 位小数。 师在米尺上比划 1 厘米,问:这又是多少长呢。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x
相关推荐
可能 ” 、 “ 一定 ” 、 “ 不可能 ” 这几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请大家借助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打开书第 105 页,根据要求判断填空。 (集体讲评) 师:对于 “ 三天后下雨 ” 这个问题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我认为不可能。 生:我认为在海南有可能。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也有所不同,今后
除数是 3,被除数是 6,商是多少。 五、看图写算式 ( 4 分) + = = 247。 = 247。 = 六、用竖式计算;( 16 分) 96- 17 = 42 + 18 = 59 + 12 = 7 + 46 = 28 + 19 = 72 - 7 = 54 - 26 = 46 + 48 = 七、在括号里填上东、南、西或北。 ( 6 分) ( 1)、会议室在天井的( )。 ( 2)、一(
孩子的生活基础已能使他们初步认识一些人民币,但那种认识是属于一种无意注意,现在我需要他们将这种认识转化为有意注意。 因此, 我觉得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 本节课,探究新知 1.独立识别人民币。 2.说说识别方法。 3.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有效进行。 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 认人民币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生:根据数字和单位。 生
7+7 103 13+5 11+2 2010 145 ,,, 1在 1 13 这些数中, ( 1)一共有个数。 ( 2)从左数起,第 4 个数是,从右数起第 2 个数是。 ( 3)请圈出左起第 3 个数。 1 3 4 5 2 3 4 3 5 1下面这道题,可以有种填法。 5
,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 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