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2)内容摘要:

地说出答案,又能说出“分率可转化成比、比也可以转化成分率”的道理来。 这习题,通过两次不同角度的适时点拨,提升了学生对分率理解的深刻性。 学生解答时可能会碰到困难有充分估计的结果。 如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生在解答习题可能要碰到的困难没有充分的估计,就不能在数学中做 2 到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适时点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深刻性,只会满足于学生正确的答案,也不能来得及从某种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打破常规,创新思维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转变过去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注意让学生充 分发展思维能力,允许在解题过程出现多种解法,鼓励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只有突破定势,才能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只有这样“授之以渔”,学生的思维才会达到辩证的水平,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大有发展。 例如“某村计划修一条长150米的路,前3天完成了计划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条路还需多少天。 首先老师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在学生没有学习工程问题时,解法一般 集中在以下三种上:①(150-15020%)247。 (15020%247。 3)=12(天);②150247。 (15020%247。 3)-3=12(天);③150(1-20%)247。 (15020%247。 3)=12(天)。 针对这些解法,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异同点,总结出“三种方法中都运用了全程150米 这一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