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教案桂林山水内容摘要:
的很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 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这旖旎的桂林风光的。 学习第一自然段。 ( 1)、观看荡舟漓江上的录像,并配以课文录音。 ( 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去观赏桂林山水。 请有画出句子。 ( 3)、引说:正是因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们(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可以说我们是慕名而来的。 下节课, 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先来观赏漓江的水。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 ( 1)《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 (第一) ( 2) 本课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舟行碧波上,人 在画中游)下面我们就来观赏桂林的山是什么样的山,水是什么样的水。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 1)、观察录像中的漓江的水,问;漓江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 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特点。 (有图画或录像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风光旖旎的西湖,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和“水平如镜”,分析后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却从没看见地漓江这样的水”一句。 ) ( 2)、作者是怎样写出了漓江水之美的呢。 它有着什么特点呢。 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圈出有关的关键词语,想想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 (出示第二句话,体会三个分句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 )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 (特点之 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水是那么纯,那么可爱。 释“无瑕裴翠”) ( 3)、句子比较,体会 A、 B 两句哪一句好。 B、 C 两句哪一句好。 C 句为什么好。 说说好在哪里。 (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描写漓江水“清、绿”两句) A、漓江的水很静。 B、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国培教案桂林山水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国庆节有理数计算练习1
3) +( 356) 6.│ 7│ +│ 9715│ 7. 13[26(21)+(18)] 8. [(+)]() 9. 54512549 10. 11. ( 4) 7( 1)( ) 12. 41)23(158)245( 13. )( 14. )251(4)5(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
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倍数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2)改动呈现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方式。 书上用 12 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然后自己用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 由这些乘法算式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列出乘法算式,初步感知倍数关系的存在,从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为下面学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