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内容摘要:
4 教学流程示意 (可选项 ) 教学过程 (表格描述 )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给出任老师的疑问: 2020 年10 月美术老师任老师外出写生,去了山西吕梁市李家山地区,发现同属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到处都是窑洞建筑与北京地区的四合院有很大差异,想了解其中的原因,下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思考任老师提出疑问:“同在北方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四合院与位于黄土高原的民居窑洞,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 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用老师真实生活中的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展示照片 1min 复习民居知识 给出黄土高原地区民居窑洞和 华 北 四 合 院 的 图 片,分析两种建筑在布局和建筑构造等方面的差异及各自的优势 同学说出两地民居的差异及优点 1. 四合院布局紧凑,整齐;窑洞布局比较分散 2. 四合院的建筑材料以砖木为主 ;窑洞材料以黄土为主 3. 屋顶样式不同,四合院建筑为坡顶,窑洞为平顶等 复习地方文化特色中的民居知识,总结窑洞与四合院民居的差异 多媒体 2min 导入 复习 小组合作探究 展示美术老师写生的作品及黄土高原民居照片,展示她的疑问 窑洞与四合院的特点,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两地区民居的差异 结合图文资料,小组合作分别研究所选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迁移所学方法,解释东北地区民居特点的形成原因 练习、作业 完成练习,留拓展作业,引导同学用地理的眼睛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 展示 根据任务分工,小组合作展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自然环境特点 归纳总结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及对民居的影响。 总结分析区域内部差异的方法。 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两地位置和范围,归纳两地位置差异 自主学习 5 4. 窑洞就地取材,适应气候,便于自建,造价低廉,冬暖夏凉。 四合院采光好,比较封闭、安全 过度 下面就请大家一同探究分析原因,解答任老师的疑问, 区域建筑形式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两区 域的位置差异 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一,利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并比较两地位置的差异 参考北方地区图,完成学案一将下列序号所代表的事物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在图中标出重要纬线的度数,并利用这些事物描述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位置、范围。 比较两地位置的差异 在地图上确定两地的位置,比较位置差异,为后面分析自然环境的差异做方法铺垫,同时位置的不同也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不同 学案地图 7min 过度 位置的差异,就会影响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不同又会影响到区域的民居样式。 下面就请窑洞研究组、四合院研究组的同学调查一下本组区域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使得其建筑具有这样独特的风格 小组合作探究一 请各组同学认领任务,教师出示文字材料,请同学们根据本组的任务选择图文材料进行分。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夏李实验学校李东营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融洽,真正做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2.关注生成,让教学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当下的思维状态,学生认知的起点,学生的困惑等等。 教师要充分关注生成,并合理引导学生的生成,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真实有效。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 过动手涂一涂,画一画
地球自转方向在解题中的运用
0176。 W— 160176。 E 可以推断0C、 OB即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再看它与图示 180176。 经线的关系可以断定 OC 为 160176。 E, OB 为 20176。 W,则 OA则是 O176。 经线。 然后根据沿自转方向经度增大的 是 东经,反推出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此半球为南半球。 此时北京时间为几点。 3 解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确定 OB( 20176。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
生活”的逻辑顺序和学习顺序,故在此先从生活中来, 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仁”的认知,这是学习的起点。 3. 揭示“仁”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仁”虽然离我们不远,但要真正做到仁人志士并不容易,引导学生深入经典文本进一步学习。 流展示,自己解决文言文的字音、字义等问题,教 师只是点拨。 疏通文意不是重点,但却是“京教杯”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 展示活动 教学设计 第一个 学习方法: 熟读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