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花插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结构、形状。 师生谈话。 板书:设计部分。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 多功能花插功能、结构、形状并说出相关内容。 多媒体 3 分钟 展示实物 ,引出 话题 图片说明,板书课题 观看、问答,了 解本课主题 问题引导, 板书。 展示设计案例,提示、总结。 设定任务,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展示作品和交流,适时适度评价 小结、启发。 发问、展示图片、引导 思考回答问题, 分析案例。 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改进方案。 探究操作方法。 实践操作,制作多功能花插。 符合操作要求。 测试、讨论评价。 展示、交流、自评、互评 发现、思考 回答、感受 4 新课讲解 (一) 探究设计意图 给出两幅学生设计作品。 请设计者说设计意图,提示从功能、结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说明。 提示摆放须稳定。 给出图片启发。 组织、个 别指导 (二) 探究操作方法 展示一个同学的设计方案。 板书:操作方法部分 —— 弯折顺序、工具的选用。 评价、总结。 提示 1:制作主体结构时可以使用模具来帮助成型。 (现场操作示范) 提示 2:弯折完成,进行调整(粗细、高低、弯折角度等)提示 ,遵循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适当修改设计。 分析设计方案,谈设计意图(作品的结构,功能。 形状、大小、颜色) 交流、改进方案 (原则:实用、美观,可行性) 同学 谈 操作方法,分析作品的弯折顺序、合理使用工具及注意事项。 思考模具的用法。 观看示范。 聆听操作提示。 通过分析方案,注意到结构稳定性的问题,探究多功能花插的成型方法,完成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发展分析问题,改进方案的能力。 多媒体 10 分钟 实践操作 布置实践操作任务:依据设计,制作一个金属丝多功能花插。 我们所用的材料是什么。 金属丝是 3MM粗, 的。多功能花插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渡:同学们,请把教材翻到最后一页,在了解地形前,要先学会看地形图。 二、新授 2017 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3 (一) 理解我国地势特点 学生观察教材最后一页《中国地形图》。 教师提问:请快速浏览地形图,通过之前我们学过的识图 方法,找到这幅图的图例和方向。 学生说方向以及指出地形图上左下角和右下角的两幅图例。 教师简单讲解右下角的山脉走向图,学生理解。 ppt出示“陆高海深” 图。
)往保温瓶里灌满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A B (a) ( b) 7 声音的特征 (2) 响度和音色 一、教学任务分析 第 2 课时“响度和音色”依然 是 A 级要求的知识点 , 要求知道有关响度和音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即可。 由于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示波器波形图对声音特征的分析方法
180186。 的和减去一个周角 360186。 结果得 540186。 方法 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 4 个 180186。 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186。 ,结果得 540186。 方法 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 180186。 加上 360186。 ,结果得 540186。 师:你真聪明。 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
“领跑”作用,充分展示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 (二)师生互评 高度统一 教师 多角度全方位 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每一次写作 的能力培养目标、作文知识性 目的 及 写作初衷 ,设定相应的评价估 测项目,建立相应的评价达标机制。 这些评价项目 都是根据初中生作文评价得分体系和能力培养目标来制定的, 具体都因每 次作文不同而产生相应 变化。 如 习作 《在我生命中的那一天》教师 评价就有如下项目
而更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 导入:同学们见过这张人民币上是什么图案吗。 -: 三潭印月简介 • 三潭印月岛又称“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艺术的代表作。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是这里的最大特色。 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 中秋月明之夜, 泛舟湖上,尽可领略 “烟笼秋水月笼纱” 的诗般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