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免费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分:菜单栏 (Menu),快捷工具栏 (Speed Bar),和组件板 . 二. 代码编辑器:由称作单元窗口,是编写程序代码的地方。 它一般隐藏在窗体设计器的下面。 三. 窗体设计器:主要通过向窗体中添加组 件以及组件的属性来完成窗体的设计。 应用程序的实现正是用事件的形式将窗体及其其中的组件的属性与程序代码结合起来。 窗体设计的主要步骤就是向窗体中添加可以完成应用程序任务的组件;更改组 9 建属性使其满足程序设计要求;将组件的事件与程序代码相联系,用代码实现组件的活动。 四. 对象观察器:是用来描述组件对象及窗体对象的属性特征和行为事件。 它是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工具,正是由于它将生动友好的可视化窗体与原本枯燥无味的程序代码联系到了一起,使得 Windows 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如此轻松。 第二章 系统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经过调研已经准备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系统的需求已经有了一个大体了解和规划,然而这些规划还只是局限于一种对系统的感性认识,对系统的要求还不完整,不准确,不清晰,不具体。 需求分行阶段就是以可行性阶段准备的大量的文档作为需求分行阶段的出发点,整理出的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 以此为依据设计和规划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学校结构组织结构图 通过调研,获知学校结构设置如下: „„ „„ 某某高中 教务处 年级组 后勤组 10 „ 图 21 学校组织结构图 学校分为教务处,年级组,后勤组等,年级组分为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 以年级组为单位,对各个年级进行管理,学生的学生档案由年级组长上报到教导处,由教务员进行数据维护和管理。 对学生的所有学生档案信息的管理包括录入,查询,统计,报表打印。 根据需要再提交给学校。 学校工作的业务流程图 学校工作总体规划由教 务人员在学生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完成对运行教务处所需的基本数据的维护,包括这些信息的增加、修改及对各项信息的变动都将在这进行操作。 新的学年,教务人员首先加入年级信息,然后编排班级,再对来校学生进行基本的信息录入,新生入学后由教务人员在学生档案系统中完成新学生档案的维护。 在每个学期开始,教务处根据班级的情况,以班为单位,为每个班级安排一个班主任及对此年级安排一个年级组长。 并对各科老师进行安排。 一年级组 二年级组 三年级组 学生 教务员 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录入 任课教师 学生成绩 成绩录入修改 教务主任 班级课程任课 班级课程任课录入 11 图 22 业务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的图形符号说明: 系统中人员 系统外实体 单据、报表、帐目 处理 数据流向 存储 为了便于对学生成绩的管理,每学期教务员需要对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设置和教材,教师等的安排。 每学期举行的期中,期末考试后由任课老师对本科的成绩进行上报给教务员录入。 根据需要,教务员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报表,上报给学院和学校、 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的重点是对管理业务的流 程进行描述,通过采用业务流程图中的图形工具来描述管理业务活动可以帮助我直观的理解系统业务过程,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现象。 由此规划出系统的新逻辑方案。 新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思想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达到提学生档案相关信息 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 相关信息 存储 12 高学校对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率的目的。 学校信息管理的特点是信息处理量比较大。 所管理的数据涉及的历史可能比较悠久,因此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手工管理的时代或者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不科学的话就会造成管理数据混乱,数据库相关数据的没有很好 的关联,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时有发生。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下面的一些原则。 学校信息管理的特点是信息处理量比较大。 所管理的数据涉及的历史可能比较悠久,因此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手工管理的时代或者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不科学的话就会造成管理数据混乱,数据库相关数据的没有很好的关联,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时有发生。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下面的一些原则。 本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 尽量采用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 ,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 系统应符合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的规定,满足对学校学生日常管理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 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2. 4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开发工具:中文版 Visual。 运行环境: Windows9x, Windows NT 或者 Windows2020, Windowxp。 本档案管理开发系统是 在 Pentyum 667mmx 以上机型的计算机上进行开发并获得通过的,同时方便系统开发,减少开发过程的难度,我们是基于以下的软件环境。 以 Windows 98 为操作系统 以 Visual 为开发工具 13 D1 基本信息表 D2 成绩表 D3 评语表 2. 5 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的。 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 ● 有关学生档案等信息的输入,包括学生档案基本信息,成绩以及学生评语等。 ● 学生档案信息的查询,包括学生档案基本信 息,成绩信息,评语信息等。 ● 学生档案信息的修改。 包括包括学生档案基本信息,成绩以及学生评语等。 ● 系统参数管理信息的设置,包括班级设置、科目信息等。 ● 系统用户的管理。 包括添加操作员和用户的密码管理等。 新系统逻辑方案 数据流图 符号说明如下: 外部项 加工 数据存储 数据流 P1 学生信息处理 教务处 教师 P2 成绩信息处理 班主任 P3 学生评语处理 P4 信息查询统计理 14 图 21 顶层数据流程图 P5 信息打印报表 学生,教师,学校 1 D1 学生信息表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的关系,数据字典则是系统中各 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在数据库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对顶层数据流程图的功能逐步细化,逐一分解。 可以进一步深入定义系统中的数据和系统应该完成的功能。 对顶层数据流程图中的某些功能还可以继续分解,分解可以得到相应的第一层数据流程图: 本系统顶层数数据流图和第一层数据流程图如下: 第一层数据流程图分解说明:第一层数据流程图就是对数据的顶层数据流程图进行分解得到的,对顶层数据流程图中初步规划的功能模块细化为子功能模块。 细化的原则是当一个功能进一步分解子功能后, 将促使人考虑为了完成这些子功能需要写出程序代码时,就不应该再分解了。 图 22 顶层数据流程图 这里是以学生基本信息处理顶层功能功能:学生信息处理功能模块为例,细化为输入子模块,修改子模块,删除子模块,浏览子模块。 信息的入口是学生提交的学生信息。 教务处 录入学生信息 修改学生信息 删除学生信息 浏览学生信息 学生提交信息 2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的。 明确地需求收集和分析作为数据库设计的第一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阶段收集到的基础数据(用数据字典来表达)和一组数据流程图( Data Flow Diagram,简称 DFD)是下一步进行总体设计的基础。 本文的数据词典描述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和外部项。 在系统分析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词典。 限于篇幅,我采用图表格式仅就这几项条目各举一例来说明。 数据元素条目 数据元素 系统名: 学生信息管理 条目名: 学号 编号: E1 别名: 学生编号 属于数据流: F1~F8 存储处: D1 学生基本信息表 D2 成绩表 数据元素值: 代码类型 文本 长度: 9 简要说明: 学号是学生的识别符, 每个学生都有唯一的编号。 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2020925 审核 日期 数据结构条目 数据结构 系统名: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条目名: 学生信息单 编号: I3 别名:无 3 结构: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分类 备注 有关数据存储: D1 学生基本信息表 D2 学生成绩表 有关数据流: F F8 简要说明: 学生建档前学生提供的基本信息。 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2020925 审核 日期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 系统名: 学生信 息管理 条目名: 档案建档数据 编号: F1 别名:无 来源: 外部实体学生和教务处 去处: 学生基本信息表 数据流结构: 档案建档数据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出生年月 +联系电话 +入学时间 +备注 简要说明: 建档数据来自学生提供的基本信息和学校教务处分班结果。 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2020925 审核 日期 数据存储条目 数据存储 系统名: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条目名: 学生基本信息表 编号: D1 别名:无 存储组织: 每个学生一条记录按学号顺序排列 主关键字:学号 辅 关键字:入学时间 4 记录组成: 项名: 学生编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出生年月 联系电话 入学时间 备注 长度:( byte) 9 8 2 6 8 11 8 4 简要说明: 学生基本信息表带有多种查询功能。 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2020925 审核 日期 外部项条目 外部项 系统名: 学生管理系统 条目名: 教师 编号: W1 别名:无 输入数据流: 成绩信息单 输出数据流: 成绩统计单 主要特征: 在本系统中负责提供学生考试成绩。 简要说明: 对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 的成绩上交教导处,由教务员录入学生成绩,然后系统对成绩进行统计报表反馈给教师和学院。 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2020925 审核 日期 5 以上是本系统新的逻辑方案中的数据字典,有了数据字典,对新系统的数据结构的建立就已经很清楚了。 下面就可以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等文档资料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总体结构设计了。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确定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也就是确定系统的物理配置方案,并且进而确定组成系统的每个程序的结构。 首先需要从数据流图出发,设想完成系统功能的若干种合理的物理方案,分析员应该仔细比较这些方案,并且和用户共同选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确定软件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动态调用关系。 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模块独立原理,也就是说:软件应该由一组完成相对独立的子功能模块组成,这些模块之间的接口关系应尽量简单。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的常用途经,但是,如果已经有了详细的数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