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plc酸奶灌装生产流水线的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部分:恒压储液罐灌液和计数部分。 在恒压储液罐灌液不封,里面有上限液位和下线液位传感器,它们淹没时是 1 状态。 液面低于下线液位时恒压储液罐为空。 饮料通过进液电磁阀流入恒压储液 罐,液面达到上限位时进液电磁阀断电关闭,使液位保持恒定。 鉴于 PLC 可靠性高、耐恶劣环境能力强、使用极为方便三大特点,利用 PLC 技术平台自主开发创新,将机械、电气和自动化等技术有机结合,将传统的继电器 接触器控制功能用 PLC 代替,构成实用、可靠的饮料灌装生产线 PLC 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 2 可节省大量电气元件、导线与原材料 ,缩短设计周期 ,减少维修工作量 , 提高加工零件合格率 ,进而提高生产率,而且程序调整修改方便灵活,提高了设备的柔性和灵活性。 具有整体技术经济效益。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众多工业企业均面临 着传统生产线的改造和重新设计问题。 目前,饮料的灌装伸长已经实现自动化,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适应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产品生产正向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面发展。 因此,饮料厂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中有越来越多的及其在使用先进的灌装技术来提高及其的自动化电气控制水平和生产效率。 PLC 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工业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在工业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 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其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接线逻辑到存储 逻辑的飞跃,在世界工业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设计者利用 PLC 的功能和特点设计出了一款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 目前饮料灌装生产线的控制过程主要是继电器接触控制,但这种电路接线复杂,可靠性低,使得工业生产的效率得不到提高 [34]。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饮料灌装生产线的控制过程正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PLC 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 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 PLC 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用户在购到所需的 PLC 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 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512]。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对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计。 其中硬件设计包括三菱FX1N40MR PLC 外部电路的设计与安装;软件部分包括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根据系统的要求对 PLC、电动机、传感器等外部设备进行选型。 设计好的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能够实现以下目的:( 1)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待灌装的饮料瓶被传送至灌装设备下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并上盖后,传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下一个待灌装的饮料瓶被传送至灌装设备下或停止开关动作;( 2)当瓶子定位在灌装设备下时,停顿 1s,灌装设备开始工作,对于大瓶灌装 8 秒钟,小瓶则灌装 5 秒钟,待灌装过程完毕再对饮料瓶进行上盖,上盖时间为 2 秒钟。 整个灌装和上盖过程应有报警显 示,待上盖完毕后不再显示报警;报警方式为红灯以 间隔闪烁;( 3)包装上,对于小瓶:40 瓶为一大包, 30 瓶为一中包, 20 瓶为一小包;对于大瓶: 20 瓶为一大包, 15 瓶为 3 一中包 10 瓶为一小包;( 4)能够实现对生产产品进行自动记数并可以手动对计数器清零。 Equation Chapter (Next) Section 1 4 2 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总体方案设计 任务的分析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以三菱 FX1N 系列 PLC 作为处理核心,用行程开关、传感器将生产过程中的信号(如空瓶的运行的位置、饮料瓶的大小等等)处理后送给 PLC 处理器,由 PLC 对数据进行运算,然后输出驱动信号(如接触器、电磁阀等等)来完成饮料罐装生产过程的流水线操作。 该系统的总体思路:此生产线为全自动控制 的,生产线一旦上电, PLC 将通过软件对生产线进行自动控制:通过输出继电器控制传送带的停转和对饮料瓶灌装的控制,实现对系统状态的显示,并且通过 PLC 内部的计数器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计数。 硬件方案设计 饮料的灌装是采用了饮料灌装机,饮料灌装机将灌装装置以及封盖装置集合在一起,使饮料的灌装稳定、高效的完成。 对于饮料瓶大小的区别是通过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工作来实现的。 利用辅助继电器对计数器进行正电平触发来实现对所生产产品的计数。 生产流水线结构如图 21 所示。 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一旦上电,传送带驱动电动机运转,待 空饮料瓶行至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闭合,电动机停转,灌装设备通过阀门的关断来控制饮料灌装的时间,待饮料灌装过程完毕后电动机恢复转动,如此循环实现生产线上的自动控制。 对于传送带上的饮料瓶大小的区分,是通过下图中所在位置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工作来实现的。 E 1阀 门传 送 带驱 动 电 动 机 行 程 开 关光 电 传 感 器大 瓶小 瓶 图 21 生产流水线结构图 软件方案设计 PLC 软件方案设计的方法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等。 5 经验设计法 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是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没有普遍的规律可以遵循 ,具有很大的试探性很随意性 ,最后的结果不是唯一的。 该方法的核心是输出线圈。 以下是经验设计方法的基本步骤:。 PLC 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画出 PLC 的外部接线图。 ,时间继电器对应的梯形图中的辅助继电器( M)和定时器( T)的元件号。 逻辑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的理论基础是逻辑代数。 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本质是逻辑线路。 看一个电气控制线路都会发现 ,线路的接通和断开 ,都是通过继电器等元件 的触点来实现的 ,故控制线路的种种功能必定取决于这些触点的开,合两种状态。 因此电气控制电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逻辑线路 ,它符合逻辑运算的基本规律。 具体步骤如下图 31 所示 : 明 确 设 计 任 务 和 技 术 条 件修 改 软 件 , 硬 件联 机 调 试局 部 模 拟 运 行安 装 P L C程 序 检 查 调 试I / O 配 线编 制 程 序制 作 控 制 区系 统 总 体 设 计P L C 机 型 选 择 是 否 满 足 要 求。 交 付 使 用整 理 系 统 文 件系 统 试 运 行程 序 备 份否是 图 22PLC 逻辑设计步骤图 Equation Chapter (Next) Section 1 6 3 系统元件的选择 的选型 根据饮料罐装自动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 PLC 控制系统的输人信号有 9 个,且均为开关量。 PLC 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有 10 个。 FX1N 系列的 PLC 只有继电器输出方式和晶体管输出方式两种 , 继电器输出方式其特点是:可使用交直流电源,其动作慢,但安全隔离效果好,可靠性高;晶体管输出方式其特点是:只能使用直流电源,其响应速度最快 —— 场效 应管输出模块的工作频率可达 20kHz,但过载能力较差。 综合以上信息,并结合经济实用性的考虑,控制系统选用 FX1N40MR 型号的 PLC:继电器输出 ,输人点数输出点数均为 16 点,可以满足工艺要求,且留有一定的余量。 便于以后的修改和扩展。 根据系统的性能与要求, PLC 输入 /输出端口地址的分配如表 31所示。 表 31 PLC I/O 端地址编号对照表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名称 功能 编号 名称 功能 编号 SB0 启动按钮 X0 KM1 传送带电动机 Y0 SB1 停止按钮 X1 YV1 灌装电磁阀 Y1 ST0 行程开关 X2 YV2 小瓶封盖 Y2 S0 光电传感器 X3 YV3 大瓶封盖 Y3 SB4 大包 X4 HL4 大包 Y4 SB5 中包 X5 HL5 中包 Y5 SB6 小包 X6 HL6 小包 Y6 SB7 散装 X7 HL7 散装 Y7 SB10 手动复位 X10 HL10 系统上电显示 Y10 HL11 灌装过程显示 Y11 电动机的选型。基plc酸奶灌装生产流水线的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相关推荐
.......................................................................... 60 预算定额编制的原则及程序 ......................................................................... 60 预算编制的依据 .......................
和强度校核。 翻转机构的时间因素由 PLC 控制来调节处理。 升降机构的基本设计 升降机构是型钢堆垛机最后堆垛的一个平台。 钢材分为 6 根一层堆垛在垛台上,然后垛台下降一定的高度让下一层的钢材跟上一层的钢材处于同一高度进行堆垛。 他的基本组成有垛台、升降液压缸。 设计的 基本要求 垛台能承受 24 根钢材的重量;液压缸能承受 24 根钢材和 垛台的自重所需要的力。 设计的基本思路
3. 程序存储器 ROM TMS320VC5402 的程序存储器可由 ROM 和 RAM配置而成,程 序空间可以定义在 ROM 上,也可以定义在 ROM 上。 当需要高速运行程序时,可以将片外 ROM 中的程序调入到片内 RAM中,以提高程序运行速度。 降低对外部 ROM 的要求,增强系统整体抗干扰性能。 4. 指令系统 支持单指令重复和块指令重复; 支持存储器块传送指令; 支持
min =- 178 N/mm2 m i nm a x 178 0 . 9 6 7 0184 b/t=160/3= = 9 8k =+ + = 上翼缘 max =184N/mm2 min =- 175 N/mm2 m inm a x184 0 .9 5 1175 b/t=70/3= =- = 21 =
比例和尺度,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 完整的立面设计,并不只是美观问题,它和平面、剖面的设计一样,同样也有使用要青岛工学院毕业设计 8 求,结构构造等功能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立面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立面造型 立面设计着重考虑建筑物的体量大小、体型组合、立面及细部处理等。 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形式、装饰细部、构
筑结构 安全等级为二级 ,使用年限为 50 年,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该工程长度为 ,不需要设置伸缩缝, 不必设置后浇带。 施工缝可留于房屋中部,折线型 , 按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 因为 是 坡屋顶,所以 工程量计算较复杂。 二、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的 基本任务: 根据给定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完成工程量计算 ; 根据给定的施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