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工厂毕业设计说明书年产15万kl-啤酒工厂的初步设计内容摘要:
( 6~8) 11 106个 /ml; 0度左右贮酒时为( ~) 106个 /ml。 、发酵温度 发酵温度是指主发酵阶段的最高发酵温度。 由于传统的原因,啤酒发酵温度远远低于啤酒酵母的最适温度。 上面啤酒发酵采用 822℃,下面啤酒发酵采用 715C。 因为,采用低温发酵可以防止或减少细菌的污染,代射副产物减少,有利于啤酒的风味。 发酵温度较高,酵母增殖浓度,氨基酸同化率高, PH 值降低迅速,高分子蛋白质、多酚和酒花树脂沉淀较多,不但易酿成 淡爽型啤酒,而且在相同储酒期可以酿成非生物稳定性好的啤酒。 近代,啤酒类型崇尚淡爽,因此,比较喜欢采用较高温度( 1012℃)发酵。 很多学者认为,啤酒副产物主要在酵母增殖阶段大量形成,为了使啤酒风味保持原有风味,应该采用较低的接种温度( 89℃)主发酵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12℃。 这里确定为 10℃。 这是由菌种的特性确定的。 详细见重点车间论证章。 、罐压 根据产品类型、麦芽汁浓度、发酵温度和酵母菌种等的不同确定。 一般发酵时最高罐压控制在 ~。 一般最高罐压为发酵最高温度值除以 100( 单位 MPa)。 过去传统发酵均为敞口式发酵(主),近代不论大罐还是传统发酵池均采用密闭式发酵。 为了回收 CO2,主发酵采用带压发酵,人们发现绝大多数酵母菌株,在有罐压下发酵,均发现酵母增殖浓度减少,发酵滞缓,减少由于升温所造成的代谢副产物过多的现象,防止产生过量的高级醇、酯类,同时有利于双乙酰的还原,并可以保证酒足饭饱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啤酒中 CO2含量和罐压、温度的关系为: CO2( %,质量分数) =+- 式中: p――罐压(压力表读数)( MPa) t――啤酒品温(℃)。 、满罐时间 从第一批麦芽汁进罐到最后一批麦芽汁进罐所需时间称为满罐时间。 满罐时间长,酵母增殖量大,产生代谢副产物 a乙酸乳酸多,双乙酸峰值高,一般在 12~24h,最好在 20h以内。 、发酵度 可分为低发酵度、中发酵度、高发酵度和超高发酵度。 对于淡色啤酒发酵度的划分为:低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 48%~56%;中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 59%~63%;高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 65%以上,超高发酵度啤酒(干啤酒)其真正发酵度在 75%以上。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发酵度高的淡爽性啤酒。 在发酵过程 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 由于酵母的作用,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糖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可用发酵度表示。 发酵度是指随着发酵的进行,麦汁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亦即浸出物浓度逐渐下降,下降的百分率称为发酵度。 发酵度 =[ (E ─ E39。 ) / E ] 100 % 式中 E 发酵前麦汁的浓度; E39。 发酵后的麦汁的浓度。 一般主酵结束,糖度 ─ , PH=─ ; 中等发酵度的啤酒,发酵度为 62%─ 64%。 第三章 发酵车间工艺论证 12 啤酒酵母 根据酵母在啤酒发酵液中的性状,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上面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和下面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上 面 啤 酒 酵 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发酵时,酵母细胞随 CO2浮在发酵液面上,发酵终了形成酵母泡盖,即使长时间放置,酵母也很少下沉。 下面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在发酵时,酵母悬浮在发酵液内,在发酵终了时酵母细胞很快凝聚成块并沉积在发酵罐底。 按照凝聚力大小,把发酵终了细胞迅速凝聚的酵母,称为凝聚性酵母;而细胞不易凝聚的下面啤酒酵母,称为粉未性酵母。 影响细胞凝聚力的因素,除了酵母细胞的细胞壁结构外,外界环境 (例如麦芽汁成分、发酵液 pH 值、酵母排出到发酵液中的 CO2量等 )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内啤酒厂一般都使用下面啤酒酵母生产啤酒。 上面啤酒酵母和下面啤酒酵母,两者在细胞形态、对棉子糖发酵能力、凝聚性以及啤酒发酵温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但当培养组 分和培养条件改变时,两种酵母各自的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用于生产上的啤酒酵母,种类繁多。 不同的菌株,在形态和生理特性上不一样,在形成双乙酰高峰值和双乙酰还原速度上都有明显差别,造成啤酒风味各异。 ――西德 DX1酵母 西德 DX1菌种的形态:细胞较小 ,呈圆形、卵圆形,细胞膜薄,无空泡,细胞核明显,菌落呈乳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菌落厚大,生长快。 下面是应用西德 DX1酵母的一些数据。 关于发酵曲线的确定。 1. 用于中试的麦芽汁的成分分析表,如下: 项目 单位 第一锅 第二锅 第三一锅 第四锅 第五锅 原麦汁浓度 % 色度 100ml 消耗 总酸 100ml消耗 1N NaOHml数 麦芽糖 g/100g 13 糖比非糖 1: 1: 1: 1: 1: PH aN Mg/l 187 190 190 194 191 糖化时间 日 21 22 23 24 25 2.双乙酰检验跟踪结果 时间 双乙酰 mg/L 温度 ℃ 0 0 0 0 3.糖度的测定 时间 糖度( BX) 温度 (℃ ) 满罐 4.酵母数的测定 时间 酵母数(万 /mL) 出牙 率( %) 死亡率( %) 2300 37 <1 3600 42 <1 4300 24 <1 6000 18 <1 2500 13 <1 1900 7 <1 1900 7 <1 1700 7 <1 1200 5 <1 900 5 <1 700 不出牙 <1 700 不出牙 <1 600 不出牙 <1 5.半成品与成品酒的分析 测定时间及酒令 12月 4日( 13天) 12月 5日测 项目 名称 半成品 成品 酒精( w/w, %) 实际浓度( w/w, %) 原麦汁浓度( w/w, %) 真正发酵度 (%) 总酸 (100ml所消耗 1N NaOH ml数 ) 色度 (EBC单位 ) PH 苦味质 (BU) 双乙酰 (mg/L) CO2(w/w, %) 30 30 西德 DX1酵母试验生产结论。 便于工作双乙酰在发 酵温度 14℃ 4天内,就能解决双乙酰还原问题(见表)。 双乙酰峰值最高才在 ,已经达到了轻工业标准的 (以下)。 特别是 DX1酵母在 0℃保温其间还能尽快还原双乙酰,所以这种酵母在国内是少见的。 在中试期间,最高发酵温度达 16~17℃,但只要控制好糖度,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而且 DX1不受酵母增殖池底部温度低的影响,照样扩培不影响生产。 14 .从 1~7代酵母的使用情况看,经检查未发现有死酵母,生命力极强。 从表可以看出,平均原麦汁浓 度 %,面最后成品浓度为。 仅这项就大有潜力可挖。 最高发酵温度 14℃ 4~ 5天,发酵度达 65%以上,特别是成品啤酒发酵度,都能达到麦汁极限发酵度。 6.酵母凝集性强,洒液清,酵母回收最大,使用代数高,锥罐可使用 1~ 9代。 7.啤酒生产周期短,由于酵母代谢能力强,双乙酰还原快,所以发酵期 12天足够,设备利用率提高 45~ 50%。 8.啤酒成熟早,口味好。 入口利索,给人以舒服感。 经生产试验,啤酒质量稳定,且有提高,各项技术理化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 该菌种适合大型露天锥开罐以及 传统发酵,是一支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菌种。 所以选用该菌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啤酒。 其发酵期 12天。 扩大培养是将实验室保存的纯种酵母,逐步增殖,使酵母数量由少到多,直至达到一定数量后,供生产需要的酵母培养过程。 西德 DX1酵母扩培流程 菌管斜面 5mL 麦汁管 8 支 (2527℃ 3 天 ) 50mL 麦汁三角瓶 (25℃ 2 天 ) 250mL 麦汁三角瓶 4 支 (25℃ 2 天 ) 20 升卡氏罐 (14℃ 2 天 ) 200 升种子罐(14℃ 2 天 ) 720 升麦汁增殖罐三个 (12℃ 2 天 ) 15 吨酵母增殖池 (1012℃ 2 天 ) 82m3锥形罐 15吨,温度 12℃, 3天内追满至 68 吨。 啤酒酵母扩大培养工艺 在无菌室打开原菌试管,挑取 1菌耳酵母菌菌落,接 入 己灭菌的盛有 5ml麦芽汁的试管中,共 8支试管,每支接 1菌耳。 接种后塞好棉塞,置 25℃ 恒温箱中培养 24h。 8支已活化 1次的酵母试管中,分别挑取菌液 8~10菌耳,接种到盛有 5ml已灭菌麦芽汁的另外 8支试管中,于 25℃ 可培养 24h。 接着再重复 1次,总共活化 3次。 8支试管经 3次活化的试管酵母,分别倒入 8支盛有 50ml灭菌麦芽汁的 三角瓶 中。 接种后, 瓶 口用火焰灭菌,再放入 25℃ 恒温箱中培养 24h。 用于接种的酵母培养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 1:5。 ,分别倒入 8个盛有 500ml灭菌麦芽汁的 1000ml三角瓶中。 接种后瓶口用火焰灭菌,然后放入 25℃ 恒温箱中培养 24h。 酵母种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1:10。 培养期间要经常振荡容器,以增加溶解氧。 ,分别倒人 4个盛有 20L灭菌麦芽汁的 卡氏罐 中。 接种后瓶口用火焰灭菌,然后将三角瓶置于灭菌室在常温下培养 24h。 酵母 菌 种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 1:10。 培养温度比上一次培养要低,目的是让酵母逐步适应低温发酵的要求,但降温幅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酵母活性。 培养期间要经常振荡大三角瓶。 ,将上述 4个 卡氏罐 的酵母种液一次倒入 1个己灭菌的铝桶内,加入冷麦芽汁 160L。 酵母种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 1: 2。 在 13~14℃ 下培养 24~36h。 培养期间要通入无菌空气,以满足酵母细胞对氧气的需求。 240L铝桶 酵母培养液中,加入 480L冷麦芽汁,于 12~13℃ 下继续培养 24~36h。 酵母种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 1:2。 720L酵母种液等量倒入 3只 酵母增殖池 内,每缸一次性加麦芽汁到满量 480L。 培养温度为 10~12℃ ,培养时间 24~36h。 种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 1: 2。 培养期间要通入无菌空气。 3只 酵母增殖池 酵母 2180L酵母种子液倒入 15T容积的增殖槽中,加入冷麦芽汁 4200L,在 12℃ 下培养 24h。 酵母种子液与麦芽汁体积比为 1: 2。 培养期间要通入无菌空气。 83T发酵槽内,加入冷麦芽汁 9600L,达到酵母种子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 1: 2,在 7~℃ 下培养 24h,期间通入无菌空气。 之后追加冷麦芽汁至满量83T。 满槽后转入正常发酵。 冷麦芽汁的量与酵母种子液体积之比为 1:。 主发酵 (也称前发酵 )6~7 天。 主发酵结束后,即将发酵液 (俗称嫩啤酒 )从酒液排出口引入后发酵罐,并 15 完成后发酵,待嫩啤酒排完,应及时回收发酵槽底部的酵母,经过筛和漂洗,得到零代酵母,这种酵母泥即可供生产使用。 酵母泥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 3天,并做到先洗涤的先用。 扩大培 养后,经过车间生产周转过来的第 1次沉淀酵母,称为第一代种子。 在正确洗涤和正常发酵条件下,酵母使用代数一般为 7~8代。 将酵母泥与麦芽汁按 1: 1进行混合,通入无菌空气,使酵母细胞悬浮并压送到酵母增殖池的麦芽汁中,使麦芽汁与酵母细胞充分地混匀,待满池后再放置 12~24h。 在长出新酵母细胞和分离去凝固物后,将酵母培养液和新麦芽汁同时添加到发酵罐。 然后采用下部顶 CO2泵入大罐,由于其容量较大,常需分批送入麦汁,一般要求在 10~18h内装满罐,品温以 9℃ 为宜。 装满罐后麦汁即进入发酵阶 段。 24h 后要在锥罐底排放一次冷凝固物和酵母死细胞。 5~7d 后,当麦汁糖度降到 ~℃ 左右时,要封罐让其自升温至12℃。啤酒工厂毕业设计说明书年产15万kl-啤酒工厂的初步设计
相关推荐
31 数据库的特点 ..................................................................................................................................................... 31 数据库的连接 .............................
片机及外设负责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对采集到的数据作相应的处理。 ( 5) D/A 转换部分 D/A 转换部分也是数据采集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数字控制系统中作为关键器件,用来把单片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等模拟信号,并送入执行机构进行控制或调节。 硬件 电路设计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多路转换开关及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采样保持电路的设计,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
额和取费标准等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文件和规定等。 (6) 我公司通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图纸后,对本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雨季和冬季施工,现场分阶段平面布置和大型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工程测量和检验试验,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进度计划的安排和进度计划保证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对各专业承包商的工 程总承包管理和协调,与业主、设计、监理和政府部门的配合与协作等工程重点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打开一个指定的数据库表,或定义一个基于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的查询、 将数据库字段的数值传递给数据绑定的控件,可以在这些中显示或更改这些数值; 添加新的记录,或根据对显示在绑定的控件中数任何更改来新一个数据库。 Access 2020 Access 简介 [3]
这种维持被调节量 (转速 )近于恒值但又有静差的调节系统,通常称为有差恒值调节系统,简称 有静差系统。 表 单闭环 静差系统数据表 转速 n(r/min) 668 645 595 565 512 470 晶闸管电流 IG(A) 晶闸管电压 UG(V) 15 15 15 15 15 15 负载转矩 M() 0 电源 U( V)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给定电压 3 3 3
cript 和 VBScript 两种脚本语言,增加了 ASP 的编程功能,用户也可安装其他脚本语言,如 Perl、 Rexx 等。 ASP 的运行环境 目前 ASP 可运行在四种环境下: WINDOWS NT server,运行 IIS(Inter Information Service) 以上。 WINDOWS NT workstation 运行 PWS( Personal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