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测速_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FR 全部清零。 当复位脚由 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芯片为 ROM 的 0000H处开始运行程序。 常用的复位电路如下图所示。 复位操作不会对内部 RAM 有所影响。 当 8051 通电,时钟电路开始工作,在 RESET 引脚上出现 24 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系统即初始复位。 什么叫复位。 复位是单片机重新执行程序代码的意思。 8051 的复位方式可以是 自动复位,也可以是手动复位,见下图。 此外, RESET/Vpd 还是一复用脚, Vcc 掉电期间,此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证单片机内部 RAM 的数据不丢失。 21 输入输出 (I/O)引脚: Pin39Pin32 为 输入输出脚,称为 P0 口,是一个 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口。 内部不带上拉电阻,当外接 上拉电阻时, P0 口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八个 LSTTL 负载电路。 通常在使用时外接上拉电阻,用来驱动多个数码管。 在访问外部程序和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P0 口是分时转换的地址 (低 8 位 )/数据总线,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in1Pin8为 ,称为 P1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位双向 I/0口。 P1口能驱动 4个 LSTTL负载。 通常在使用时外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就可以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 端口置 1 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作输入用。 (1) ALE/PROG 30 访问外部存储器时, ALE(地址锁存允许) 22 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 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 端仍以不变的频率输出脉冲信号 (此频率是振荡器频率的1/6)。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出现一个 ALE 脉冲。 对 Flash存储器编程时,这个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PROG (2) PSEN 29 该引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输出端。 当 AT89C51 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常数时,每个机器周期输出 2 个脉冲即两次有效。 但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不会有脉冲输出。 (3) EA/Vpp 31 外部访问允许端。 当该引脚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应输入低电平。 要使 AT89S51 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 0000HFFFFH) ,这时该引脚必须保持低电平。 对 Flash 存储器编程时,用于施加 Vpp 编程电压。 看到这您对 AT89S51引脚的功能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引脚在编程和校验时的时序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探讨,通常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撑握它,除非你想自己开发编程器。 5 引脚功能: MCS51 是标准的 40 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分布请参照 单片机引脚图: 23 l ~ P0 口 8 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 39~32 号端子)。 l ~ P1 口 8 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 1~8 号端子)。 l ~ P2 口 8 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 21~28 号端子)。 l ~ P2 口 8 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 10~17 号端子)。 这 4 个 I/O 口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大家可得学好了,其它书本里虽然有,但写的太深,初学者很难理解,这里都是按我自已的表达方式来写的,相信你也能够理解。 P0 口有三个功能: ( 1) 、外 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 1 中的D0~D7 为数据总线接口) ( 2) 、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 1 中的A0~A7 为地址总线接口) ( 3) 、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 I/O 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P1 口只做 I/O 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24 P2 口有两个功能: 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 做一般 I/O 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3 口有两个功能: 除了作为 I/O 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 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有内部 EPROM 的单片机芯片(例如 8751),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由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 即:编程脉冲: 30 脚( ALE/PROG) 编程电压( 25V): 31 脚( EA/Vpp) 接触过工业设备的兄弟可能会看到有些印刷线路板上会有一个电池,这个电池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就是单片机的备用电源,当外接电源下降到下限值时,备用电源就会经第二功 25 能的方式由第 9 脚(即 RST/VPD)引入,以保护内部 RA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注:这些引脚的功能应用,除 9 脚的第二功能外,在 “新动力 2020 版 ”学习套件中都有应用到。 ) 在介绍这四个 I/O 口时提到了一个 “上拉电阻 ”那么上拉电阻又是一个什么东东呢。 他起什么作用呢。 都说了是电阻那当然就是一个电阻啦,当作为输入时,上拉电阻将其电位拉高,若输入为低电平则可提供电流源;所以如果 P0 口如果作为输入时,处在高阻抗状态,只有外接一个上拉电阻才能有效。 ALE/PROG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在系统扩展时, ALE 用于控制把 P0 口的输 出低 8 位地址送锁存器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据的隔离。 (在后面关于扩展的课程中我们就会看到 8051 扩展 EEPROM 电路,在图中 ALE 与 74LS373 锁存器的 G 相连接,当 CPU 对外部进行存取时,用以锁住地址的低位地址,即 P0 口输出。 ALE 有可能是高电平也有可能是低电平,当 ALE 是高电平时,允许地址锁存信号,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 ALE 信号负 26 跳变(即由正变负)将 P0 口上低 8 位地址信号送入锁存器。 当 ALE 是低电平时, P0 口上的内容和锁存器输出一致。 关于锁存器的内容,我们稍后也会介绍。 在没有访问外部存储器期间 , ALE 以 1/6 振荡周期频率输出(即 6 分频),当访问外部存储器以 1/12 振荡周期输出( 12分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系统没有进行扩展时 ALE会以 1/6 振荡周期的固定频率输出,因此可以做为外部时钟,或者外部定时脉冲使用。 PORG 为编程脉冲的输入端:在第五课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其组成中,我们已知道,在 8051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 4KB 或8KB 的程序存储器( ROM), ROM 的作用就是用来存放用户需要执行的程序的,那么我们是怎样把编写好的程序存入进这个 ROM 中的呢。 实际上是通过编程脉冲输入才能写进去的,这个脉冲的输 入端口就是 PROG。 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在读外部 ROM 时 PSEN低电平有效,以实现外部 ROM 单元的读操作。 ( 1) 、内部 ROM 读取时, PSEN 不动作; ( 2) 、外部 ROM 读取时,在每个机器周期会动作两次; ( 3) 、外部 RAM 读取时,两个 PSEN 脉冲被跳过不会输 27 出; ( 4— ) 、外接 ROM 时,与 ROM 的 OE 脚相接。 参见图 2—( 8051 扩展 2KB EEPROM 电路,在图中 PSEN与扩展 ROM 的 OE 脚相接) EA/VPP 访问和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接高电平时: CPU 读取内部程序存储器( ROM) 扩展外部 ROM:当读取内部程序存储器超过 0FFFH( 8051) 1FFFH( 8052)时自动读取外部 ROM。 接低电平时: CPU 读取外部程序存储器( ROM)。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知道, 8031 单片机内部是没有 ROM 的,那么在应用 8031 单片机时,这个脚是一直接低电平的。 8751 烧写内部 EPROM 时,利用此脚输入 21V 的烧写电压。 RST 复位信号: 28 当输入的信号连续 2 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即为 有效,用以完成单片机的复位初始化操作,当复位后程序计数器PC=0000H,即复位后将从程序存储器的 0000H 单元读取第一条指令码。 XTAL1 和 XTAL2 : 外接晶振引脚。 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此二引脚用于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VCC:电源 +5V 输入 VSS: GND 接地。 液晶显示 电路的原理与设计 1 液晶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对其显示区域进行控制,有电就有显示,这样即可以显示出图形。 液晶显示器具有厚度薄、适用于 大规模集成电路直接驱动、易于实现全彩色显示的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脑、数字摄像机、 PDA 移动通信工具等众多领域。 2 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29 液晶显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可按其显示方式分为段式、字符式、点阵式等。 除了黑白显示外,液晶显示器还有多灰度有彩色显示等。 如果根据驱动方式来分,可以分为静态驱动( Static)、单纯矩阵驱动( Simple Matrix)和主动矩阵驱动( Active Matrix)三种。 3 液晶显示器各种图形的显示原理 : 线段的显示 点阵图形式液晶由 MN 个显示单元组成,假设 LCD 显示屏有64 行,每行有 128 列,每 8 列对应 1 字节的 8 位,即每行由16 字节,共 168=128 个点组成,屏上 6416 个显示单元与显示 RAM 区 1024 字节相对应,每一字节的内容和显示屏上相应位置的亮暗对应。 例如屏的第一行的亮暗由 RAM 区的000H—— 00FH 的 16 字节的内容决定,当( 000H) =FFH 时,则屏幕的左上角显示一条短亮线,长度为 8 个点;当( 3FFH)=FFH 时,则屏幕的右下角显示一条短亮线;当( 000H) =FFH,( 001H) =00H,( 002H) =00H, „„ ( 00EH) =00H,( 00FH)=00H 时,则在屏幕的顶部显示一条由 8 段亮线和 8 条暗线组成的虚线。 这就是 LCD 显示的基本原理。 字符的显示 用 LCD 显示一个字符时比较复杂,因为一个字符由 68 或 30 88 点阵组成,既要找到和显示屏幕上某几个位置对应的显示 RAM 区的 8 字节,还要使每字节的不同位为 “1” ,其它的为 “0” ,为 “1” 的点亮,为 “0” 的不亮。 这样一来就组成某个字符。 但由于内带字符发生器的控制器来 说,显示字符就比较简单了,可以让控制器工作在文本方式,根据在 LCD上开始显示的行列号及每行的列数找出显示 RAM对应的地址,设立光标,在此送上该字符对应的代码即可。 汉字的显示 汉字的显示一般采用图形的方式,事先从微机中提取要显示的汉字的点阵码(一般用字模提取软件),每个汉字占 32B,分左右两半,各占 16B,左边为 5„„ 右边为 6„„根据在 LCD 上开始显示的行列号及每行的列数可找出显示RAM 对应的地址,设立光标,送上要显示的汉字的第一字节,光标位置加 1,送第二个字节,换行按列对齐,送第三个字节 „ „ 直到 32B 显示完就可以 LCD 上得到一个完整汉字。 4 LCD1602 简介 功能简介 :其 液 晶 模 块 内 部 的 字 符 发 生 存 储 器( CGROM)已经存储了 160 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 LCD1602 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1 外形尺寸 ( LxWxH) 视域尺寸 (WxHxT) 驱动电压 (V) or 工作温度 :(oC) 0~50 or 20~70 存储温度 :(oC) 10~60 or 30~80 显示类型 : STN or FSTN 颜色 : 蓝色 (带背光 ) 生产工艺 : SMT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显示容量: ~; 工作电流: ( )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 字符尺寸: ( WXH) mm 1602 采用标准的 16 脚接口,其 管脚定义如下 : 第 1 脚: VSS 为地电源。 第 2 脚: VDD 接 5V 正电源。 第 3 脚: V0 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 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 10K 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 4 脚: RS 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 5 脚: RW 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 RS 和 RW 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 RS 为低电平 RW 为高电平时可 32 以读忙信号,当 RS 为高电平 RW 为低电平。单片机测速_毕业设计
相关推荐
cript 和 VBScript 两种脚本语言,增加了 ASP 的编程功能,用户也可安装其他脚本语言,如 Perl、 Rexx 等。 ASP 的运行环境 目前 ASP 可运行在四种环境下: WINDOWS NT server,运行 IIS(Inter Information Service) 以上。 WINDOWS NT workstation 运行 PWS( Personal Web
这种维持被调节量 (转速 )近于恒值但又有静差的调节系统,通常称为有差恒值调节系统,简称 有静差系统。 表 单闭环 静差系统数据表 转速 n(r/min) 668 645 595 565 512 470 晶闸管电流 IG(A) 晶闸管电压 UG(V) 15 15 15 15 15 15 负载转矩 M() 0 电源 U( V)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给定电压 3 3 3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打开一个指定的数据库表,或定义一个基于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的查询、 将数据库字段的数值传递给数据绑定的控件,可以在这些中显示或更改这些数值; 添加新的记录,或根据对显示在绑定的控件中数任何更改来新一个数据库。 Access 2020 Access 简介 [3]
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并不一定比若干个普通芯片价格总和高。 ( 2)留有设计余地。 在设计硬件电路时,要考虑到将来修改扩展的方便。 因为很少有一锤定音的电路设计,如果现在不留余地,将来可能要为一点小小的修改或扩展而被迫进行全面返工。 ( 3)程序空间。 选用片内程序空间足够大的单片机,本设计采用 80C51 单片机。 ( 4) RAM 空间, 80C51 单片机内部 RAM 不多
nm a x 178 0 . 9 6 7 0184 b/t=160/3= = 9 8k =+ + = 上翼缘 max =184N/mm2 min =- 175 N/mm2 m inm a x184 0 .9 5 1175 b/t=70/3= =- = 21 = = 腹板 7 0 2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