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由式 1 1(1 )y eSS n 181。 式中 n 摩擦力备用系数,一般 ~。 n 181。 输送带与传动滚筒间的摩擦系数;  输送带与两个滚筒的为包角之和。 4000 .25 180m a x 1 11( 1 ) 93 ( 1 ) eeS S k Nn     181。 故摩擦条件满足。 输送带的强度验算 ( 1)输送带的 计算安全系数 由 式 m a xnnSmSSN 输 送 带 额 定 拉 断 力 , ; 光面 ,潮湿 光面 ,干燥 胶面 ,潮湿 胶面 ,干燥 橡胶接触面 塑料接触面 432 3 2 31 1 2 1 2546 5 57 6 6 7FZySS k NCS S F k NS S S F k NS S F k NS S C k NS S S S k N          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m a x6m a xnnnxxSmSSSBGGS, 对 于 刚 绳 芯 带 由 式S纵 向 拉 伸 强 度 , N/MM。 输 送 带 上 最 大 张 力 点 的 张 力 , N ; nx S =B G =1400 1000 14001400kNm故。 ( 2)输送带的许用安全系数 []15 5 aWWakcmmmck基 本 安 全 系 数 , 列 在 表 中 ;附 加 弯 曲 伸 长 折 算 系 数 , 列 在 表 155 中 ;动 载 荷 系 数 , 一 般 取 ;输 送 带 接 头 效 率。 表 26 基本安全系数 m 与 Wc 表 可知 m =, Wc =,取 ak =,  =,得 1 .2 1 .8[ ] 3 .0 7 .6 2 40 .8 5m    ( 3)输送带强度脸算 因 m[m],故所选输送带满足强度要求。 通过以上的 计算结果可知, m a x 7 ( [ 7 ] ) , 7. 62 4yS S S m;故 ST1000 是满足要。 带芯材料 工作条件 基本安全系数 m0 弯曲伸长系数 cw 有利 织物芯带 正常 不利 有利 刚绳芯带 正常 3 有利 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表 27 钢丝绳输送带技术规格 表 27 可知 ,ST1000 钢绳芯带中钢绳直径为 4d mm。 传动滚筒直径的确定和 滚筒强度的验算 ( 1)考虑到比压及摩擦条件的滚筒最小直径计算时,可两滚筒分开算,以可一起来算。 由式 1m in 2 ( )2[ ] [ ]ySSWD B p B P181。 181。 = 32 ( 94. 13 19. 593 ) 10 140 0 5180 mm      ( 2)按钢绳芯带绳芯中的纲绳直径与滚筒直径的比值 , 由式 : 150。 DdD mmd传 动 滚 筒 直 径 ,钢 芯 带 中 钢 绳 的 直 径 ,mm。 要求 D 150d=1504=600mm,可采用直径为 D=630mm 的滚筒 . (3) 验算滚筒的比压 比压要按相遇点滚筒承受的比压来算,因此滚筒所承受的比压较大。 按最不利的情况来考虑,设总的牵引力由两滚筒均分,各传递一半牵引力。 总的牵引力 7 1 1( ) ( )W S Sy S S==。 其分离点所承受的拉力 39。 k N  。 输送带型号 ST1000 钢丝绳最大直径 /mm 4 纵向拉伸强度 N/mm 1000 钢丝绳间距 /mm 12 带厚 /mm 16 上覆盖胶厚度 /mm 6 下覆盖胶厚度 /mm 6 输送带质量 kg/m2 毕业设计说明书 18 由式 39。 1D m m。 ycpcpSSpDBp 输 送 带 作 用 在 传 动 滚 筒 滑 动 狐 表 面 上 的 平 均 压 力 , Mpa。 滚 筒 直 径 , 31 ( 9 4 . 7 8 3 5 7 . 6 1 5 ) 1 0 0 . 1 76 3 0 1 4 0 0ycp SSp DB   Mpa〈 因为 cpp 〈 ,故通用设计的滚筒强度是足够的,不必再进行强度验算。 拉紧 装置 拉紧 装置行程 由式 ()tnl L l   式中 l ―― 拉紧装置行程,m; L ―― 输送机长度,m;  ―― 输送带的弹性延伸率。 t ―― 输送带的悬垂度率。 nl―― 输送带的接头长度,m。 28 常用输 送带的延伸率与接头长度表 29 钢绳芯带接头长度 mm 查上表选  = , t =, nl=,代入上式得 : l 100(+)++1=, 令 l=。 电动机功率和减速器的减速比 电动机功率,由式 y1SSWp k k1 0 0 0 1 0 0 0 式中 k ―― 动力系数,k = . 胶带种类 弹性延伸率  悬垂度率 t 接头长度 nl 面帆布带 2 尼龙胶带 2 钢绳芯胶带 表( 29)值 +1 型号 ST630 ST800 ST1000 ST1250 ST1600 ST2020 ST2500 钢绳直径 d 3 4 5 6 接头长度nl 600 650 700 1250 1350 1450 1550 毕业设计说明书 19  ―― 减速器效率,  . y1 71SSW ( S S ) ( 9 4 . 1 3 1 9 . 6 ) 2 1 0 0 0p k k k 1 . 2 2 1 0 k W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 8 5          按两滚筒的功率为 2e181。 ,可选用 1 台Y2-355 L-6同步转数为 1000r/min 的2 50 kW 的电动机。 由式nDi 60。 式中 n 电动机的同步转数,一般取 n =1500r/min,1000r/min,750r/min。 D ―― 传动滚筒的直径, m.  输送带的速度, m/s. 减速器的减速比为: nD 1 0 0 0 0 . 6 3i 0 . 9 6 0 . 9 6 1 5 . 86 0 6 0 2     。 逆止力与电机轴的制动力矩的计算 向上运输且倾角较大,停车时会出现逆转,所需的逆止力 , 由式 m a xHHtt tz tk ( )FN F f L g [ q ( 2 q q ) c os]。 f 0 .012。 q q q。 B st HF F F   式 中 主 要 运 行 阻 力 , ;st m a xst m a x F N F qgH。 H m。 最 大 的 下 滑 力 , ;输 送 机 的 输 送 高 度 , HtF f L g [ q ( 2 q q ) c o s ] 0 . 0 1 2 1 0 0 9 . 8 1 [ 3 1 . 3 1 3( 2 2 3 . 1 2 0 8 . 3 ) c o s 1 6 ] = 3 . 3 5 k N           s t m a xF qgH =g qL sin16 1 208 .3 100 sin 16 56. 3 kN      m a x1 .5 ( ) 1 .5 ( 5 6 .3 3 .3 5 ) 7 9 .4B s t HF F F k N     故 电机轴上制动力矩由式 M 2BBDFKi 式中 D— 传动滚筒直径; K安全制动系数, K=;  电动机到传动滚筒间的传动效率 , = ; 毕业设计说明书 20 i 减速器的减速比。 3 0 . 6 3 0 . 8 5M 7 9 . 4 1 0 1 . 2 5 1 . 6 82 2 1 5 . 8BB DF K k N mi       。 第三章 驱动装置的选用 带式输送机的负载是一种典型的恒转矩负载,而且不可避免地要带负荷起动和制动。 电动机的起动特性与负载的起动要求不相适应在带式输送机上比较突出,一方面为了保证必要的起动力矩,电机起动时的电流要比额定运行时的电流大 6~ 7倍,要保证电动机不因电流的冲击过热而烧坏,电网不因大电流 使电压过分降低,这就要求电动机的起动要尽量快,即提高转子的加速度,使起动过程不超过 3~ 5s。 驱动装置是整个皮带输送机的动力来源,它由电动机、偶合器,减速器 、联轴器、传动滚筒组成。 驱动滚筒由一台或两台电机通过各自的联轴器、减速器、和链式联轴器传递转矩给传动滚筒。 减速器有二级、三级及多级齿轮减速器,第一级为直齿圆锥齿轮减速传动,第二级为斜齿圆柱齿轮降速传动,联接电机和减速器的连轴器有两种,一是弹性联轴器,一种是液力联轴器。 为此,减速器的锥齿轮也有两种;用弹性联轴器时,用第一种锥齿轮,轴头为平键连接;用液力偶 合器时,用第二种锥齿轮,轴头为花键齿轮联接。 传动滚筒采用焊接结构,主轴承采用调心轴承,传动滚筒的机架与电机、减速器的机架均安装在固定大底座上面,电动机可安装在机头任一侧。 电机的选用 电动机额定转速根据生产机械的要求而选定,一般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不低于 500r/min,因为功率一定时,电动机的转速低,其尺寸愈大,价格愈贵,而效率较低。 若电机的转速高,则极对数少,尺寸和重量小,价格也低。 本设计皮带机所采 用的电动机的总功率为 221kw,所以需选用功率为 250kw 的电机, 拟采用Y2-355 L-6型电 动机,该型电机转矩大,性能良好,可以满足要求。 减速器的选用 本次设计选用 DCY 31540型二级硬齿面圆锥 圆柱齿轮减速器 ,传动比为 第一级为螺旋齿轮、第二级为斜齿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展开简图如下: 毕业设计说明书 21 图 3- 1 减速器示意图 电动机和 I 轴之间, III 轴和传动滚筒之间用的都是联轴器,故传动比都是 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由以上电机选择可知电机转速则工作转速 mn =1000r/min,因减速器的标准减速比为i =,可求得 1000 6 3 .31 5 .8mw nn i  r/min。 液力偶合器 液力传动与液压传动一样,都是以液体作为传递能量的介质,同属液体传动的范畴,二者的重要区别在于,液压传动是通过工作腔容积的变化,是液体压力能改变传递能量的;液力传动是利用旋转的叶轮工作,输入轴与输出轴为非刚性连接,通过液体动能的变化传递能量,传递的纽矩与其转数的平方成正比. 目前,在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中,广泛 使用液力偶合器,它安装在输送机的驱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电动机带动泵轮转动,泵轮内的工作液体随之旋转,这时液体绕泵轮轴线一边作旋转运动,一边因液体受到离心力而沿径向叶片之间的通道向外流动,到外缘之后即进入涡轮中,泵轮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动能,液体进去涡轮后,推动涡轮旋转,液体被减速降压,液体的动能转换成涡轮的机械能而输出作功.它是依靠液体环流运动传递能量的,而产生环流的先决条件是泵轮的转速大于涡流转速,即而者之间存在转速差. 液力传动装置除煤矿机械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军用车辆,建筑机械,工程机械,起重机械, 载重汽车.小轿车和舰艇上,它所以获得如此广泛的应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多种优点: ( 1) 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由于液力转动的介质是液体,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用非刚性连接,故能将外载荷突然骤增或骤减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