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吨污水处理a2o工艺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0 9 7 s in 6 0 5 7 . 40 . 0 2 0 . 8 2 0 . 9Qn e h v    (取 58) (3) 栅条有效宽度 ( 1 ) ( 58 1 ) 58 s n e n m        (4) 设水渠渐宽部分展开角 20 则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 11 1 .7 3 1 .6 1 0 .3 32 ta n 2 ta n 2 0BBLm    (5) 格栅与出水渠道渐宽部分长 度 12  (6)过栅水头损失 1  ,取栅前渠道超高部分 2  则栅前槽总高度 12 2 2H h h m     栅后管总高度 12 1 .1 2 0 .1 0 3 1 .2 3H h h h m      (7) 格栅总长度 1 .1 21 2 1 .0 0 .5 ta n 6 0L l l      = 1 .1 20 .3 3 0 .1 7 1 .5 ta n 6 0    = (8) 每日栅渣量 4 331 36 10 / /10Q m d m d   平 均 日 宜采用机械清渣 提升泵房 水泵选择 设计水量 78600m3/d,选择用 4 台潜污泵 (3 用 1 备 ) 3m a x 3275 1 0 9 1 .7 /33 m d  单 所需扬程 选择 350QZ100 型轴流式潜水电泵 扬程 /m 流量 /(m3/h) 转速 /(r/min) 轴功率 /kw 叶轮直径 /mm 效率 /% 1210 1450 300 集水池 (1)、容积 按一台泵最大流量时 6min 的出流量设计,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 312 166012 10 mV  (2)、面积 取有效水深 mH 3 ,则面积 21 mHQF  mmmmBLmmlFBm ,实际水深为保护水深为集水池平面尺寸,取,则宽度集水池长度取 (3)、泵位及安装 潜水电泵直接置于集水池内,电泵检修采用移动吊架 沉砂池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较大的颗粒,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选型:平流式沉砂池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33m a x 32 75 / 0. 91 0 /Q m d m d,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 t=40s 水平流速 v=(1) 长度: 40 10l vt m    (2) 水流断面面积: m a x 0 .9 1 0 4 .60 .8QAmv   (3) 池总宽度: ,有效水深 2  (4) 沉砂斗容积: 3m a x6586400 3 2 7 8 6 0 0 3 .61 0 1 .3 4 1 0v ZQ X TVmK      T= 2d, X= 30m3/106m3 (5) 每个沉砂斗得容积( 0V ) 设每一分格有 2 格沉砂斗,则 30 3 .6 0 .922Vm (6)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贮砂斗底宽 b1=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 60176。 ,贮砂斗高 h’3= mbtg hb 39。 2 132  (7) 贮砂斗容积: (V1) 322212131 )()(39。 31 mSSSShV = 符合要求 (8) 沉砂室高度: (h3) 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 i= 6%,坡向砂斗,则 3 3 2 3 239。 0 .0 6 39。 0 .0 6 ( 2 39。 ) / 2 1 .0 0 .0 6 ( 1 0 2 1 .6 5 ) / 2 1 .2 0h h l h L b b m           (8) 池总高度: (H) 设超高 1  , 1 2 3 0 h h h m       (10) 核算最小流速 minv 0 . 6 9 4 4m in 0 . 1 9 / 0 . 1 5 /3 . 6 4v m s m s   初沉池 初沉池的作用室对污水仲密度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 选型:平流式沉 淀池 设计参数: (1) 池子总面积 A,表明负荷取 )/( 23 hmmq  3m a x 3600 0 . 9 1 0 3 6 0 0A = 1 6 3 82Q mq  (2)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 2 2 3 , qt m t h    取 (3)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9。 V 3m a x39。 36 00 10 36 00 49 14V Q t m       (4) 池长 L 4 21 .6L v t m      (5) 池子总宽度 B 1648/ 7 5 .82 1 .6B A L   (6) 池子个数,宽度取 5m / / 5 16n B b   (7) 校核长宽比 2 1 .6 4 .3 2 45Lb   (符合要求) (8) 污泥部分所需总容积 V 已知进水 SS 浓度 0c =200mg/L 初沉池效率设计 50%,则出水 SS 浓度 100)(200)(0  cc 设污泥含水率 97%,两次排泥时间间隔 T=2d,污泥容重 3/1 mtr 36( 2 0 0 1 0 0 ) 7 8 6 0 0 2 1 0 0 400( 1 0 0 ) 1 0ZVmK        (9) 每格池污泥所需容积 39。 V 339。 40 0 / 16 25Vm (10) 污泥斗容积 V1, 314 5 0 . 539。 39。 ta n 6 0 3 . 8 922bbh tg m       (11)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V2 1     2 5Lm 31224 2 2 .4 5( ) 39。 ( ) 0 .1 6 3 5 1 1 .222llV h b m      (12)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容积 3312 3 3 .2 1 1 .2 4 4 .4 2 2V V m m     (13) 沉淀池总高度 H 1 2 3 4 439。 39。 39。 0 .3 3 0 .5 0 .1 6 3 3 .8 9 7 .8 5 3H h h h h h m           A2/O 设计参数 设计最大流量 Q=60000m3/d 设计进水水质 COD=260mg/L; BOD5(S0)=140mg/L; SS=200mg/L; NH3N=30mg/L 设计出水水质 COD=60mg/L; BOD5(Se)=20mg/L; SS=20mg/L; NH3N=15mg/L 设计计算,采用 A2/O 生物除磷工艺 (1) BOD5污泥负荷 4 / ( )N k gB O D k gM L SS d (2) 回流污泥浓度 XR=6 000mg/L (3) 污泥回流比 R=100% (4)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5) 反应池容积 V 6 0 0 0 0 1 4 0 6 0 0 0 0 1 4 0202000 . 1 4 3 0 0 0 0 . 1 4 3 0 0 0QSV NX      (6) 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 20200 2 4 8 .060000VthQ    (7)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 厌氧:缺氧:好氧= 1: 1: 3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厌 ,池容 20 00 0 40 00Vm  厌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ht 缺,池容 30. 2 20 00 0 40 00  缺 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好 ,池容 20 00 0 40 00Vm  好 (8) 反应池主要尺 寸 反应池总容积 320200Vm 设反应池 2 组,单组池容 320200 1000022VVm  单 有效水深 h= 单组有效面积 310000S = = 2 0 0 0 m5 .0Vh 单单 采用 5 廊道式推流式反应池,廊道宽 mb  单组反应池长度 2020 5 3 .35 7 .5SLmB  单 校核: / 7 .5 / 5 .0 1 .5bh (满足 2~1/ hb )  (满足 105/ ~bL ) 取超高为 ,则反应池总高 5 .0 1 .0 6 .0Hm   (9)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1)进水管 单组反应池进水管设计流量1 0 .3 4 7 3 /2 m d 管道流速 smv / 管道过水断面面积 21 0 .3 4 7 0 .4 40 .8QAmV   管径 4 4 0 .4 4 0 .7 53 .1 4Adm    取出水管管径 DN800mm 校核管道流速2 /()2Qv m sA    (2)回流污泥渠道。 单组反应池回流污泥渠道设计流量 QR 30 .6 9 41 0 .3 4 7 /2RQ R Q m s     渠 道流速 smv / 取回流污泥管管径 DN800mm (3)进水井 反应池进水孔尺寸: 进水孔过流量: 32 Q = ( 1 + R ) = 2 = 0 .6 9 4 m /d22 孔口流速 smv / 孔口过水断面积 20 .6 9 4 1 .1 60 .6QAmv   孔口尺寸取  进水竖井平面尺寸 mm  (4)出水堰及出水竖井。 按矩形堰流量公式 23233 bHbHgQ  33 ( 1 ) /2 R R m d   内 式中 mb  —— 堰宽, H—— 堰上水头高, m 21 .3 8 8( ) 0 .2 11 .8 6 7 .5Hm 出水孔过流量 343Q = Q = 88 m /s 孔口流速 smv / 孔口过水断面积 21 .3 8 8A = 1 .9 80 .6Q mv  孔口尺寸取 mm  进水竖井平面尺寸 mm  (5)出水管。 单组反应池出水管设计流量 353 / 2 0. 69 4 /Q Q m d 管道流速 smv / 管道过水断面积 25 0 .6 9 4 0 .8 70 .8QAmv   管径 4 A 4 0 .8 7= = 1 .0 5 m3 .1 4d   取出水管管径 DN1100mm 校核管道流速52 /()2Qv m sA    (10)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1)设计需氧量 339。 ( ) 39。 4 .6 2 .6R e V rO a Q S S b X V N NO     其中 :第一项为合成污泥需要量,第二项为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需要量,第三项为消化污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