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热电偶测温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片机内部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全双工的一部通信串口。 其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分别为同步通信方式、 8 位异步收发、 9 位异步收发(特定波特率)、 9位异步收发(定时器控制波特率)。 它有两个物理上独立接收发送缓冲器 SBUF,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 波特率可由软件设置片内的定时器来控制,而且每当串行口接收或发送 1B 完毕,均可发出中断请求。 AT89C51 单片机的 SPI 实现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技术是 Motorola 公司推出的一 种同步串行接口, Motorola 公司生产的绝大多数 MCU(微控制器)都配有 SPI硬件接口。 SPI 用于 CPU 与各种外围器件进行全双工、同步串行通讯。 SPI 可以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 它只需四条线就可以完成 MCU 与各种外围器件的通讯,这四条线是:串行时钟线( CSK)、主机输入 /从机输出数据线( MISO)、主机输出 /从机输入数据线( MOSI)、低电平有效从机选择线 CS。 当 SPI 工作时,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逐位从输出引脚( MOSI)输出(高位在前),同时从输入引脚( MISO)接收的数据逐位移到移位寄存器(高位在前 )。 发送一个字节后,从另一个外围器件接收的字节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中。 主 SPI 的时钟信号( SCK)使传输同步。 其时序图如下: 图 312 SPI 总线时序图 对于不带 SPI 串行总线接口的 AT89C51 单片机来说,可以使用软件来模拟 SPI的操作 [13],包括串行时钟、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 对于不同的串行接口外围芯片,它们的时钟时序是不同的。 对于在 SCK 的上升沿输入(接收)数据和在下降沿输出(发送)数据的器件,一般应将其串行时钟输出口 (模拟 MCU 的 SCK 线)的初始状态设置为 1,而在允许接口后再置 为 0。 这样, MCU在输出 1 位 SCK 时钟的同时,将使接口芯片串行左移,从而输出 1 位数据至 MCU的 口(模拟 MCU的 MISO 线),此后再置 为 1,使单片机从 (模拟 MCU 的 MOSI 线)输出1 位数据(先为高位)至串行接口芯片。 至此,模拟 1 位数据输入输出便宣告完成。 此后再置 为 0,模拟下 1 位数据的输入输出,依此循环 8 次,即可完成 1 次通过SPI 总线传输 8 位数据的操作。 对于在 SCK 的下降沿输入数据和上升沿输出数据的器件,则应取串行时钟输出的初始状态为 0,即在接口芯片允许时,先置 为 1,以便外围接口芯片输出 1 位数据( MCU接收 1 位数据),之后再置时钟为 0,使外围接口芯片接收 1 位据 (MCU发送 1 位数据 ),从而完 成 1 位数据的传送。 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 74LS245 74LS245 是我们常用的芯片,用来驱动 led 或者其他的设备,它是 8 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 其引脚图如下: 图 313 74LS245 引脚功能图 74LS245 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 以输入数据。 当 89C51 单片机的 P0 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 P0 最大负载能力时,必须接入74LS245 等总线驱动器。 当片选端 E 低电平有效时, DIR=“ 0”,信号由 B 向 A 传输;(接收) DIR=“ 1”,信号由 A 向 B 传输;(发送)当 E为高电平时, A、 B 均为高阻态。 由于 P2 口始终输出地址的高 8 位,接口时 74LS245 的三态控制端 1G 和2G接地, P2口与驱动器输入线对应相连。 P0口与 74LS245 输入端相连 ,E端接地,保 证数据线畅通。 89C51 的 /RD 和 /PSEN 相与后接 DIR,使得 RD且 PSEN 有 效时, 74LS245输入( ← D1),其它时间处于输出( → D1)。 硬件电路详细设计 温度采集电路 热电偶作为一种主要的测温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测温范围宽、测温精度高等特点 [14]。 但是,热电偶的应用却存在着非线性、冷端补偿、数字化输出等几方面的问题。 设计中采用的 MAX6675 是一个集成了热电偶放大器、冷端补偿、 A/D 转换器及 SPI 串口的热电偶放大器与数字转换器,其电路如图 314 所示。 K 型热电偶的两端分别跟 MAX6675 芯片的 T跟 T+相连,为了 允许热电偶断路检测, T引脚必须接地。 MAX6675 的测量精度对电源耦合噪声较敏感。 为降低电源噪声影响,在 MAX6675 的电源引脚附近接入 1 只 F 陶瓷旁路电容。 温度由热电偶采集,然后将数据直接送给冷端补偿芯片 MAX6675 芯片进行处理,处理后送给单片机控制电路,完成简单的温度采集过程。 1 23 45 67 8U0MAX6675GNDTT+VCCSONCCSSCKC112P00K 型热电偶VCC 图 314 温度采集电路原理图 显示电路 LED 显示器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用的输出器件,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一个或一个笔画发光,控制不同组合的二极管导通,这就能显示 出不同字符。 七段 LED 共有 8 个发光二极管,其中 7 个发光二极管七端字形“ 8”,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小数点。 发光二极管阴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阴极显示器,如图 315a 所示。 共阴极 LED 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阴极接地,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即逻辑电平“ 1”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发光二极管阳极接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显示器,如图 315b 所示。 共阳极 LED 显示器的阳极接在 +5V 电压源上,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即逻辑“ 0”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a 共阴极显示器 b 共阳极显示器 图 315 七段 LED 显示器内部结构图 点亮显示器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所谓静态显示就是显示器在显示某个字符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恒定的导通或截止。 这种显示方式每个显示器都需要一个 8位输出口控制,需要硬件多,适用于显示位数较少的场合。 当显 示位数较多时采用动态显示。 所谓动态显示就是一位一位的轮流点亮各位显示器,对于每位显示器来说,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 显示器的点亮和点亮时的导通电流有关,还与点亮时间和间隔时间有关,调整电流和时间参数,可实现亮度较高较稳定的显示。 本设计使用的是一个四位共阳数码管, 当 89C51 单片机的 P0 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 P0 最大负载能力时,必须接 74LS245 等总线驱动器。 本文温度 显示电路设计是由一个 4 位共阳数码管通过 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 芯片 74LS245 跟单片机相连接,其电路如图 316 所示。 其中 74LS245 的片选跟 三态控制引脚接地,数据由单片机向数码管传输。 数码管的位的选择通过 8550 三级管进行控制,三级管基极通过限流电阻跟单片机的 I/O 口相连接,当端口为高电平时,三极管截止,当给端口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数码管相应的位被选中。 这样 可方便地对 数码管 每 一 位进行单独控制。 R3R10 为限流电阻。 三极管饱和开通时,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电压 ceV 取 ,数码管的压降 fV 取 2V,数码管的工作电流 fI 取 5mA∼ 15mA。 则限流电阻可这样计算获得: fcefccf I VVVR  ( 39) 把数据带入式子( 39)得 fR 可取值 170 ~ 500 现取 240fR。 为保证三极管可靠开通关断,且要求数码管的亮度适量较高,基极电阻 R11R14 可适量取小值,本设计取基极电阻为 470。 1122R3 2401122R4 2401122R114701122R124701122R134701122R14470G19DIR1A12B118A23B217A34B316A45B415A56B514A67B613A78B712A89B811U2 74LS2451122R5 2401122R6 2401122R7 2401122R8 2401122R9 2401122R10 240abfcgdeDPY117421105abcdefg3dpdpabfcgdedpabfcgdedpabfcgdedpC06C28C39C412LED1 DPY 4LEDQ18550Q28550Q38550Q48550VCC VCCVCCVCC 图 316 数码管显示电路 单片机控制电路 本文控制电路选用 AT89C51 对其外围电路进行控制,其接口电路如图 318。 由于 AT89C51 不具备 SPI 总线接口 ,设计中采用模拟 SPI 总线的方法实现与 MAX6675的接口。 其中 模拟 SPI 的数据输入端与 SO 相连 , 模拟 SPI 的串行时钟信号与 SCK 相连 , 模拟 SPI 的从机选择端与 CS 相连 ,电路中主机为 AT89C51,从机为MAX6675。 单片机的 用来控制系统的超量程报警。 单片机的 、 、 、 和 P0 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电路对数码管的位码和段码惊醒控制。 系统通过AT89C51 的 给 MAX6675 发送串行时钟, 用来接收 MAX6675 输出的串行温度数据 , 输出的低电平将 MAX6675 的置零 ,用于选通 MAX6675 工作。 系统配有 4 位数码管显示 ,小数点设在十位后边 ,可测温度为 0~400℃ ,分辨率达到 ℃。 3233343536373839VCC402122232425262728ALE/PROG30PSEN29EA/VPP3112345678REST91011121314151617XTAL218XTAL119GND20U1 AT89C51ALEPSENXTAL1XTAL21122CRY112MHz1122C333PF1122C433PFXTAL1XTAL2VCCVCCGND1122R12001122R210KS1C222uFVCCG19DIR1A12B118A23B217A3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