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数控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端钻孔 左端面 T1 Φ 20 475 120 3 粗加工零件左 端外形 轨迹 外圆柱 面 T2 Kr=900 475 120 aP= 粗车 4 粗 加工零件右端外形轨迹 外圆柱 面 T TT4 475 aP= 粗车 5 粗加工零件左 端内孔 内孔 T5 475 aP= 粗车 6 精加工零件左 端外形轨迹 外圆柱 面 T1 600 aP= 精车 7 精加工零件右 端 外形轨迹 外圆柱 面 T TT4 600 aP= 精车 8 精加工零件左 端内孔 内孔 T TT7 600 aP= 精车 编制 审核 批准 第 1 页 共 1 页 四 、 数控车削加工刀具 表 T0: 中心钻 B= T1:钻头 Φ 20mm T2: 900外圆车刀(可转位车刀) T3:刀刃宽 B=8mm 切槽车刀 T4: 外圆精车车刀 T5: 镗孔车刀 T6:刀刃宽 B=5mm 内切槽刀 T7: 内螺纹车刀 8 数控刀具结构及数控刀具明细表参见表 表 数控刀具结构及明细表 刀具号 刀位号 刀具名称 刀具图号 刀 具 刀补地址 换刀方式 加工部位 规 格 长度 直径 长度 自动 /手动 设定 补长 设定 T0 中心钻 自动 零件左端 T1 钻头 Φ 20 自动 零件左端 T2 1 外圆车刀 Kr=900 85 自动 零件两端 T3 2 切槽车刀 B=8 105 自动 零件外形 T4 3 外圆精车 车刀 105 自动 零件外形 T5 2 镗孔车刀 105 自动 零件内孔 T6 3 内切槽刀 B=5 105 自动 零件内孔 T7 4 内螺纹车 刀 105 自动 零件内孔 五 、 加工用量的选择与确定 数控粗车加工中,每次切削进给背吃刀量 (单边),分数次切削进行粗车加工。 加工后零件各部位均留精车余量 (单边)。 数控粗、精加工转速与进给速度选择参见表 . 第四 节 机床刀具 运行 轨迹图 数控加工左端的外形轨迹运行图见表 ,数控加工左端内孔轨迹运行图见表 数控加工右端的外形轨迹运行图见表。 9 表 机床刀具运行轨迹图 刀具号 T TT T7 零件左端外形轨迹曲线 刀具长度 85 1号刀 A(, ) ○ 1 ( , ) ○ 2 ( , 0) ○ 3 ( , ) ○ 4 ( , ) ○ 5 ( , ) ○6 ( , ) ○ 7 ( , ) A(,) 2号刀 „„„„ A(,) ○ 8 ( ,) ○ 9 ( ,) ○10( ,) ○11( ,) A( ,) „„„„ 3号刀 A(,) ○11(,) ○12(,) ○13(,) ○12(,) ○11(,) A(,) „„„„ 4号刀 A(,) ○14(,) ○15(,) ○16(,) ○11(,) A(,) 备注 表中各坐标点: X向、 Z向为绝对坐标点 10 表 机床刀具运行轨迹图 刀具号 T TT4 零件右端外形轨迹曲线 刀具长度 „„„„ 1号刀 A(,) ○ 1 ( , ) ○ 2( , ) ○ 3( , ) ○ 4 (,) ○ 5 (0,0) ○ 6 (,) A(,) „„„„ 2号刀 A(,) ○ 7 (,) ○ 8 (,) ○ 7 (,) ○ 9 (,) ○10(,) ○11(,) ○12(,) ○13(,) ○14(,) ○15(,) ○16(,) A(,) „„„„ 3号刀 A(,) ○17(,) ○18(,) ○19(,) ○20(,) A(,) „„„„ 备注 表中各坐标点: X向、 Z向为绝对坐标点 11 第五 节 数控加工程序单 零件右端加工程序清单见表 ,零件左端加工程序清单见表。 表 数控加工程序单 ┌ → Z(W、 K) 零件名称 内螺纹深槽椭圆球头心轴 校核 ↓ X(U、 I) P0130 序号 零件右端 程序 说明 N0010 G54 G00 工件坐标系设定 G54 N0020 M03 S400 T0100 设定转速进给率,选择刀具 N0030 M08 开启 冷却液 N0040 G00 → ○ 1 N0050 G01 → ○ 2 粗加工外圆柱 N0060 → ○ 3 N0070 G00 → ○ 4 N0080 快速定位 N0090 G01 S800 精加工外圆柱 N0100 退刀 N0110 G00 快速定位移动 N0120 快速定位 N0130 G71 椭圆球头循环粗加工 N0140 G71 P10 Q20 „„„„ N0150 N10 G00 X0 „„„„ N0160 G01 S800 „„„„ N0170 „„„„ N0180 N20 „„„„ N0190 G70 P10 Q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