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企业网上银行软件程序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

时网上银行比传统的银行还有很 多的优势,网上银行为银行的客户提供了一种现金的网络支付结算方式,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简单方便代表着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趋势与发展方向,正引起和影响着传统银 行的变革与发展,它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许多的优势,主要有如下四点: ( 1) 无纸化运作 网上银行办理业务没有纸质凭证流转,所有以前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部电子化;不再使用纸币,改用电子货币;业务文件和办公文件均为电子化文件;签名使用数字签名技术;业务经过客户在线自助发起后,可以随时响应。 通过网上银行系统使银行服务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大幅提高。 ( 2) 服务内容 更加丰富且质量更高 银行的历史、业务状况、利率、汇率等均可以文字、声音、景象、动画等多种方式展现在客户眼前,使内容变得丰富精彩。 ( 3) 没有时间和低于得限制 创办一个传统的银行分支机构,需要场地、办公用具、大量得员工来维持运转,并一般在晚上不对外营业,但网上银行不受时间和低于得限制,无需设立传统银行的大量开支,且只要客户拥有能够上网得计算机即可向受到网上银行得服务。 ( 4) 拓宽了银行业务领域 一是信托网上银行可开展一些特色业务,如网上医保、旅游组团、商品零售等,成为客户心目中得保姆;二是数据可进行统计、 分析挖掘,以支持领导的业务决策。 所以基于上面上面这些原因开发网上银行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外网上银行的研究现状 1. 我国网上银行的研究现状 追溯中国企业银行的发展,到目前位置共出现了两 个阶段 :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之前 ,没有企业银行的概念,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到银行网点办理资金划拨业务。 90 年代后中期,企业用户希望加快自己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对在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能够实时 监控,提高了企业银行的初步概念。 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各家银行都推出了企业银行系统,这一阶段的企业银行系统手段比较单 一,这是因 为各家银行核心技术体系尚处于分布式架构,总行、分行、支行没有形成 一体化的技术体系,银行业电子化普及水平也不高,还没有出现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现金的自助交易手段,所以这一阶段的企业银行本质上就是银行业务系统的远程终端。 这个阶段的企业银行系统由如下几个特点: 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3 页 ( 1) 企业 终端大都通过公用电话网拨入银行前置系统,就像银行的一个网点类似。 ( 2) 企业终端与企业内部系统并没有实 际的互联,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同时操作两套系统,完成资金查询和划转。 ( 3) 企业银行前置机大都采用 UNIX=INFORMIX 架构, 企业终端大都代用 DOS或者 SCOUNIX 造作系统,可选余地不大,整个体系表现为 C/S架构。 ( 4) 安全体系比较初级,比较常见的是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授权控制或者对用户级别进行控制,也就是应用层上的控制。 在这个阶段的后期,系统安全成为完善的重点,企业终端和前置机之间硬件加密方式比较多,企业操作员也改用 IC 卡作为权限登录 系统,这就在一定成都上确保了关键数据的保密性和系统可靠性。 到 21 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获得了极大突破,企业银行的表现形式也丰富起来。 一方面,基于 C/S 逐渐贝基于更容易开发与维护 的 B/S 架构所取代;另一方面,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星期和完善,丰富了企业银行的接入手段,很多银行都采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提供企业银行服务。 这一阶段的企业银行系统出来同前一阶段的第 2点,即企业银行系统与企业内部财务系统保持物理隔离,此 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 1) 通过多种手段接入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如银行客服电话、网上银行,企业需要在银行开通电话银行 、网上银行功能,获得用户和交易密码;而企业网上银行由于其便利的接入和友好的用户界面,越来越成为客户的首选业务处理平台。 ( 2) 作为远端柜台的企业终端还是保留,因 为有些企业是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不过, C/S 架构更换为 B/S 架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通讯线路更多的是采用 DDN 专线,甚至光纤,大大提高了通讯效率。 系统设计上引入先进的中间件,比如 IMB 的WEBSPHERE,采用更现金的数据库系统,比如 ORACLE、 DB2 等,采用 基于 HTTP、 XML等协议的开发规范。 ( 3) 系统安全 更加重要。 网上银行采用 CA 认证体系,银行向企业客户发放高强度的数字证书(一般为 1024 位),并存储于 USBKEY 里,涉及自己划转的交易都需要使用数字证书认证;客户端浏览器与银行 WEB SERVER 之间采用高强度 SSL 加密技术(一般为 1024 位),确保数据在公网传输中的安全性。 ( 4) 功能更为丰富。 电话银行上开通了一些基本功能,比如账务查询,可以进行注册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还可向已注册的他人账户划转资金;网上银行上的功能最全面,如账户管理、收付款、集团理财、信用证、贷款服务。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在中国也把网上银行作为他们抢占高端客户市场的重要手段。 2020 年 12 月 30 日,东亚银行、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正式开通在中国内地的网上银行服务。 汇丰和恒生此次推出的是个人网上银行服务,而东亚如愿 以偿的独家在内地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4 页 同时开设了为企业服务的网上银行。 此后,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纷纷获得网上银行执照。 特别是花旗银行,还在中国申请了 19 项与网上银行业务有关的“商业方法专利”。 据悉花旗将建立起一套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系统,其中包括以网络为平台的付款系统,即 Citibank Easy Payments。 这一套系统可以使中国的公司客户向国内 7000多个不同地方的收款人支付人民币。 它还提供各种付款和收款报告,供客户查看或下载到本地主机商查看。 2. 国外网上银行的研究现状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银行的建设 商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 在日本银行业第二次联机阶段( 19751985),银行界就已经意识到仅仅依靠银行营业店的柜 台服务不仅增加了柜员的作业负担,缩短了营业店的服务时间,而且限制了银行服务的进一步拓展。 为了分散银行业务的负担,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及时的金融服务,一些银行把自己的中心主机和有关大企业计算机联网,站在企业的立场上直接协助管理资金,为企业提供更优良的金融服务,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可以在企业内通过与银行相连的 计算机终端办理银行业务。 于是企业银行逐渐发展起来。 另外,为了主动 争取闲 散客户,掌握账户,使客户始终与银行结缘,在 1979年推出的以语音应答系统为基础的电话信息查询服务,可以说使日本企业银行的雏形。 为适应企业银行的发展, 1981 年 8 月日本自动请求 /应答网络系统( ANSERAutomotic Answer Network Systemfor Ele) trical Request 投入运行。 分别在东京和大阪设有两个中心,两中心间通过公用数字数据交换( DDX) 网进行通信。 各银行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租用线路与 ANSER 系统与主机进行通信,各银行主机还联接有语音应答设备 (VoiceResponse UnitVRU),它能进行音频信号 /数据转换和数据 /语音转换,以满足客户使用拨号电话进行查询和接受交易服务,即所谓的电话银行( TelephoneBanking)。 1984 年,日本开始适用通过电话进行转账 业务,但 仅限于同一银行内同一姓名的不同账户的转账。 同年,第一个具有 转账 功能的家庭银行开始试运行,它使用了NTT 公司的文字图像 电话传输情报网络系统( CAPTAIN) .然而,昂贵的终端设备和其他因素限制了 CAPTAIN 服务的发展。 到了 1989 年随着多种符合安全标准的终端出现,真正的企业银行业务发展起 来。 到 1990 年 9 月用户可用拨号终端、 FAX 终端、微机和电话等通过 ANSER 系统对全日本 83个都市的 491 个金融机构进行查询和转账 (包括证券交易)。 该系统的业务量从 1981 年 8月的 1万笔 /日,急速增值 1990 年 9月的1832 万笔 /日。 这一系统的建立为企业银行服务的开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扩大了服务的范围。 企业银行的实现必须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做支持。 既是在日本这样一个发达国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5 页 家,这 种手段的完善也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最初,企业银行的实现只是 通过银 行和企业之间的电传、电话和电报来传递各种金融信息数据。 但 由于通信 费用、终端设备以及安全性的限制,它只能向企业提供有关存款余额、支付金额以及存取情况等会计信息咨询服务。 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的普及以及通信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使银行有可能建立起自己与企业或公众的 联机系统。 这样以来就为资金划拨、代收、代付以及现金管理等电子转账 业务的开办提供了保证,于是形成了较完善的企业银行服务。 随着中国加入 WTO,欧美 银行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银行直面竞争。 西方银行服务手段非常齐全,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专职为企业大客户服务的企业银行( PC Banking) 通过银行为企业提供的安全接入软件 联到银行系统,在 PC Banking 商为大客户提供在线服务和网上银行无法提供的特殊金融服务。 美国最大的银行 花旗银行(CitiBank)、香港汇丰银行( HSBC Bank)等都是如此。 在美国,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企业也都在使用 PC Banking。 在网上银行出现之前的 80 年代初期,西方银行就已经通过计算机为客户提供银行服务。 在企业客户市场,银行通过基本文本货图形界面(如 WINDOWS 窗口界面)的现金管理( cash management) 系统为客户提供服务。 只不过那时的现金管理是通过专用系统和专线方式实现,使 用成本较高,所获得的服务只有支票账户查询和转账等有限交易。 网上银行(基于 Web 的银行服务)的出现,使客户的现金管理(网上银行现金管理)在推动之初,主要是中小企业使用,因为许多大公司早已投入并使用了基于文本或图形界面的现金管理。 截至 2020 年,美国仍然有 35%的大公司使用基于文本的现金管理系统, 45%使用基于图形界面(如 Windows) 的现金管理系统, 20%的大公司使用了网上银行现金管理。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网上银行的基本技术,安全机制 提供的服务,以及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建设的基本需求 、 技 术方案 、 系统总体架构 、 拓扑结构以及安全性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 ( 1) 网上银行的产生发 、 展及应用现状 研究网上银行在电子商务的推 动下产生,并在应用中不断的被推广,研究我国个企业银行的应用情况, 实现业务功能以及采用的基本技术架构。 ( 2) 网上银行的基本理论研究 论述企业网上银行应该与提供的服务,建设的基本模式与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技术平台、安全平台、网站门户平台和业务平台等。 ( 3) 企业网上银行系统的需求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6 页 分析企业网上银行建设网上银行项目上的业务需求、功能需求 安全需求等,以此作为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 4) 企业网上银行系统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分析 研究实现网上银行系统需求的技术架构,并分析业务流程;从企业网上银行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出发,并详细描述整个网上银行系统的体系结构;讨论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问题,包括系统安全、网上银行应用系统安全和业务安全控制。 小结 本章介绍了网上银行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动态。 指出网上银行的发展经历了计算机辅助银行管理阶段、银行电子化或银行信息化阶段、网上银行阶段三个发展阶段。 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课题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7 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政府部门 企业与普通个人越来越依赖银行业的参与,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 一个城市市场经济的活跃也直接体现在金融 特别是银行业的活跃与支持上。 同时,银行为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也不断推出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企业网上银行是世界银行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对银行业的业务与企业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企业网上银行的基本理论 企业网上银行的基本特征 网上银行能够提供传统的物理银行除 现金交易之外的金融服务,相对其金融信息服务 、方便快捷等优势更为明显,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五个明显特征 : ( 1) 凸显品牌特性 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础。 网上银行提供的服务并不需要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交易和沟通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 Inter 进行,这就要求银行中从事网上银行业务营销的部门和业务人员转变营销理念,从过去的注重金融产品和开发,转移到以客户为核心上来,即从产品型理论转变为客户型理念,根据每个客户的金融和理财需要来“量身定做”相应的金融产品提供服务,尤其是 VIP 客户。 ( 2) 信息系统高度集成 网上银行可以办理的业务非常广泛,如申请个人贷款、网上转账、网上支付、网上交水电费、交电话费等,鼠标轻轻一点,即完成以前需要到银行网点排队、填写票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