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医院内科住院大楼设计内容摘要:

考虑即: 底层: Hl  其他层: Hl  柱的线刚度取框架柱实际线刚度的。 18 恒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调幅后的弯矩图: 并由此进而可求得框架梁柱的剪力和轴力,见下图 19 二.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也采用分层法。 考虑到活荷载分布的最不利组合,各层楼面活荷载布置可能有以下几种组合方式: 20 5. 2 08. 4 615. 994. 2 66. 47. 4613 . 659. 482. 792. 9513. 9335 0. 380. 140. 362. 530. 170. 150. 490. 22. 740. 150. 400. 130. 352. 53 21 7. 5311. 206. 840. 7213. 61 0. 360. 137. 750. 2014. 02 0. 134. 400. 0510. 530. 4915. 24 0. 470. 15标准层顶层 底层0. 162. 130. 121. 910. 04 以第 2种组合为例计算其弯矩 g′边 = (12α2+α3)gCD=(12 +) = g′中 == = MDE= g′中 l′中 2 /3= m 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 22 2. 82二 层~4. 190. 393. 800. 2873. 890. 323. 670. 3474. 410. 334. 080. 3861. 880. 0060. 211. 670. 635. 07一 层6. 130. 575. 560. 420. 404. 674. 410. 4110. 334. 080. 3861. 921. 922. 892. 891. 700. 854. 352. 643. 1210. 128. 751/ 210. 30. 393. 871. 351 3. 230. 2931/ 21/ 20. 0412. 450. 200. 063. 940. 042. 710. 065. 971. 942. 7013. 233. 880. 22 0. 3162. 882. 67 3. 030. 217 0. 2471 0. 580. 192. 560. 911/ 21/ 21/ 28. 820. 2420. 191/ 22. 0310. 580. 10. 020. 031. 281. 82 3. 090. 03 0. 022. 61 2. 032. 920. 032. 9210. 080. 190 0. 3230. 020. 100. 034. 240. 273 0. 2130. 020. 910. 061. 651. 4413. 031. 150. 0212. 0310. 7910. 020. 582. 652. 651. 882. 421 0. 580. 2281/ 21/ 20. 010. 0040. 120. 980. 331. 321. 132. 471. 1210. 580. 181 0. 308 0. 308 0. 2030. 031 . 10. 020. 060. 430. 650. 010. 730. 37 0. 26 0. 44 0. 291. 1510. 0110. 730. 291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五 层三四层活载弯矩分配图 第四节 内力组合 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即可进行框架各梁柱各控制截面上的内力组合,其中梁的控制截面为梁端柱边及跨中。 由于对称性,每层有五个控制截面,柱则分为边柱和中柱(即 C 柱, D柱),每个柱每层有两个控制截面。 对梁和柱的恒载、活载、风载、地震荷载以三种组合方式进行了组合,在组合前,我们把 梁跨中弯矩调幅 倍再进行组合。 1. 对梁 1 的计算: 梁的控制截面如图所示: 1 2 3 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跨间 Mmax可近似取跨中的弯矩 M 代替。 三种荷载组合: + + (  ) 23 1. 2(恒载+活载)  活荷载按楼层 的折减系数β 墙、柱基础计算 截面以上的层数 1 2—— 3 4—— 5 6—— 8 9—— 20 〉 20 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 活荷载总和的折减系数 ( ) 6 1 2 3 4 5 恒载 1) 1 M V 活载 2) 2 M V 0 3) 3 M V 4) 4 M V 5) 5 M V 风载 6) 6 M V 地震作用 7) 7 M V 内力组合 恒载 *+活* 8) 8 MMAX MMIN VMAX 恒载 9) 9 MMAX 截 面 号 荷 载 类 型 24 *+(活*+风*) MMIN VMAX (恒 +活)*+地震* 1) 10 MMAX MMIN VMAX 3 1 2 3 4 5 恒载 1) 1 M V 活载 2) 2 M V 3) 3 M V 4) 4 M V 5) 5 M V 风载 6) 6 M V 地震作用 7) 7 M V 内力组合 恒载 *+活* 8) 8 MMAX MMIN VMAX 恒载 *+ 9) 9 MMAX 25 (活 *+风*) MMIN VMAX (恒 +活)*+地震* 1) 10 MMAX MMIN VMAX 1 1 2 3 4 5 恒载 1) 1 M V 活载 2) 2 M V 3) 3 M V 4) 4 M V 5) 5 M V 风载 6) 6 M V 地震作用 7) 7 M V 内力组合 恒载 *+活* 8) 8 MMAX MMIN VMAX 恒载 9) 9 MMAX 26 *+(活*+风*) MMIN VMAX (恒 +活)*+地震* 1) 10 MMAX MMIN VMAX 活荷载组合 柱号 荷载类型 活载 活载 截面 五层分析 四层分析 A 柱 M10 M9 N 0 0 0 0 B柱 M10 M9 N 0 0 0 0 四层分析 三层分析 A 柱 M8 M7 N 0 0 0 0 B柱 M8 M7 N 0 0 0 0 三层分析 二层分析 A 柱 M6 M5 N 0 0 0 0 B柱 M6 M5 N 0 0 0 0 二层分析 一层分析 A 柱 M4 M3 0 N 0 0 0 0 27 B柱 M4 M3 N 0 0 0 0 柱内力组合表 柱号 恒载 活载 荷载类型 , 截面 上层传来 上层传来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B 柱 M10 M9 N D 柱 M10 M9 N B 柱 M8 M7 N D 柱 M8 M7 N B 柱 M6 M5 N D 柱 M6 M5 N B 柱 M4 M3 N D 柱 M4 M3 12 N B 柱 M2 M1 28 N D 柱 M2 M1 N 柱号 恒载 *+活 * Nmax,M Nmin,M N,M ⑼ ⑽ ⑾ ⑺ ⑻ ⑴ +⑵ +⑷ +⑹ ⑴ +⑵ +⑸ ⑴ +⑵ +⑶ B 柱 M10 + + M9 + + N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