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毕业设计计算书内容摘要:
较密集,地面交通繁忙,场地条件比较狭窄的深、大基坑或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基坑施工。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进行长沙地铁二号线靳江路站的建筑设计、基坑支护设计、主体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 本文所用理论基础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特种结构、土力学、水力学、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城市地下空间建筑、 ANSYS 地下工程应运等。 预期效果 完成长沙地铁二号线锦江路站的建筑设计,绘制建筑施工图;完成基坑支护设计,绘制基坑工程施工图;完成整个车展的结构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进行车站施工组织设计。 中 南 林 业 科 技大学 本科毕 业设计 长沙地铁 3 号 线靳江 路地铁 车站初 步设计 第 11 页 第二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地层岩性 由于区域构造作用,本车站地表以下沉积了厚度为 600m 以上的第四系松散沉积。 而本次勘察工作中最大勘探深度为 ,所揭露的地层皆为全新统 Q上更新统 Q3 地层。 其岩性特征描述见表 ,围岩分类、土石可挖性分级及承载力基本值 fo 见表。 表 地层岩性特征及土层分布规律表 分层序号及 土 层 名 称 厚度平均值 ( m) 岩 土 特 性 及 分 布 规 律 描 述 1素 填 土 灰黄 ~黄褐色,软塑,以粘性土为主,结构稍松,可塑及软塑状态,土质较匀。 普遍分布。 2粉质粘土 棕黄色,软塑状态,土质不均,具氧化铁 3粉质粘土 灰褐及灰黄色,可塑及软塑状态,土质不均,具水平层理,夹少量锈斑, 4粉 土 灰色,湿,中密及稍密状态,土质不均,具水平层理,夹少量粉质粘土薄层,含少量贝壳,分布稳定。 5粉质粘土 灰黄及灰绿色,可塑状态,土质较均,无层理,分布稳定。 6粉 砂 黄褐色,饱和,密实状态,夹细砂,具锈染,底部少量蚌壳碎片,普遍分布 . 表 围岩分类、土石可挖性分级及承载力基本值 f0 土层序号 及名称 承载力 基本值 f0(kPa) 围岩 分类 土、石可挖性 分 级 1素 填 土 70 Ⅰ Ⅲ 2粉质粘土 100 Ⅰ Ⅰ 3粉质粘土 120 Ⅰ Ⅱ 中 南 林 业 科 技大学 本科毕 业设计 长沙地铁 3 号 线靳江 路地铁 车站初 步设计 第 12 页 4粉 土 120 Ⅰ Ⅰ 5粉质粘土 145 Ⅰ Ⅱ 6粉 砂 240 Ⅰ Ⅰ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表 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 土层序号 及名称 天然含水量ω(%) 天 然 孔 隙 比 e0 液 限 ω L (%) 塑 限 ω P (%) 液 性 指 数 IL 塑 性 指 数 IP 天 然 重 度γ (kN /m3) 饱 和 重 度 γsat (kN /m3) 粘 聚 力 C (kPa) 内 摩 擦 角 φ (。 ) 1素填土 2粉质粘土 3粉质粘土 4 粉土 5 粉质粘土 6粉 砂 0 中 南 林 业 科 技大学 本科毕 业设计 长沙地铁 3 号 线靳江 路地铁 车站初 步设计 第 13 页 场地土类型、场地复杂程度及场地类别 根据勘察结果分析,本车站主要处于第Ⅰ海相层及第Ⅱ陆相层中,主要岩土层为⑤ 2 粉土、⑤ 3 粉质粘土及⑤ 4 粉土、⑥ 1 粉质粘土、⑥ 2 粉质粘土及⑥ 4 粉土、⑦ 1粉质粘土及⑦ 3粉砂地层。 其中④ 5及⑤ ⑤ 4粉土为弱透水层,⑦ 3粉砂为中等透水层,易因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发生流土及管涌现象。 由于该区段 ~ 以上地层多呈流塑 ~软塑状态,粉质粘土及粉土属于中~高压缩性土,围岩稳定性差,结构松散,基底稳定性差,洞身易发生较大变形。 故判定该 区段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 Ⅲ 类;属于中等复杂场地。 地震基本烈度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20,本区段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地震动峰值(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本区段内埋深 20m 以上的④ 5,⑤ ⑤ 4及⑥ 4粉土层为非液化土层,无液化土层分布,为非液化场地。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水文地质特征 本车站地表以下浅层地下水为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粉土及粘性土,地下潜水水位埋深为 ~ 之间,地下水位高程为 ~。 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及附近地表水补给为辅;排泄方式为垂直蒸发为主及向附近地表水系迳排为辅,地下水位年变幅约为 左右。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内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不良地质作用 本车站不良地质作用以区域地面沉降为主,经多年的研究查明其区域沉降原因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 自 1986年至今开始连续实施 5个三年控沉计划,目前年平均沉降量值基本已控制在 10~ 15mm以下。 特殊岩土工程地质 中 南 林 业 科 技大学 本科毕 业设计 长沙地铁 3 号 线靳江 路地铁 车站初 步设计 第 14 页 本车站特殊性岩土主要为①人工填土层及第Ⅰ海相层的层状粘性土,工程地质性质差。 其中人工填土由于成分复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而第Ⅰ海相层中的粘性土表现为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等特性,软土层对隧道工程施工及洞室的稳定与安全影响较大。 工程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的目标是为乘客往返于地面至列车创造一个过渡性的舒适环境。 地下线通风及空调系统分车站和区间两部分,车站的环控系统包括大系统(用于车站站厅层、站台层、各出入口空调通风系统)和小系统(设备管理房间通风空调系统)。 大系统采用站送、站排的横向式通风系统,远期预留空调系统;气流 组织 新建车站站台层采用上送下排均匀送、排风形式,站厅层采用上送上排的均匀送、排风形式。 既有站车站高度允许的条件下采用车站顶部空间设置送风道均匀送风,站台板下空间作为回 /排风道,均匀排风,构成站送、站排的通风形式。 无条件设置顶部送风道的车站,在车站有效站台 的端部进行集中送风,站台板下空间作为回 /排风道,均匀排风,构成站送、站排的通风形式,远期空调时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形式。 控制方式采用就地控制、车站综控室距离控制及控制中心远程集中控制三种方式。 中 南 林 业 科 技大学 本科毕 业设计 长沙地铁 3 号 线靳江 路地铁 车站初 步设计 第 15 页 第三章 车站建筑设计 设计依据、范围 设计依据 设计所依据的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4902020)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2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20 J1142020)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2020 年版 《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RFJ 022020) 《屋面工程设计规范》( GB503452020) 其他相关国家及长沙市地方规范、规程、规定和相关行业标准。 设计依据 本次设计主要设计长沙地铁 2号线靳江路车站主体结构建筑。 主要设计思路和原则 主要设计思路 靳江路车站位于一个 T 型路口,周围有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人流量比较大,因做长远考虑来进行设计。 主要设计原则 ( 1)车站总体布置应符合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 车站设计应以人为本,实现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舒适、布置紧凑、便于管理的基本功能要求,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 2)车站设计应妥善处理城市交通、地面建筑(规划建筑)、地下管线(规划管线)、地下构筑物的相互关系,做好综合平衡,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 、城市交通、商业活动及市民的影响。 ( 3)车站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车站和过街客流组织,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进行综合开发。 与车站合建或与车站相连通的物业开发、过街人行道、地下步行街以及商店等公共建(构)筑物应分别按有关规范要求采取中 南 林 业 科 技大学 本科毕 业设计 长沙地铁 3 号 线靳江 路地铁 车站初 步设计 第 16 页 防火措施。 ( 4)在满足城市规划控制要求前提下,地下车站的埋设深度应尽量减小,以降低车站造价;车站的出入口、风亭位置应配合城市道路、建筑、公交的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布设,有条件时尽量与地面建筑合建,无条件的尽量采用敞口风亭以减小对周边景观的影响。 ( 5)车站规模应根 据近、远期最大设计客流量、行车密度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控制,并按远期预测客流和行车密度进行核算。 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乘客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 ~。 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 ( 6)车站设计应合理组织客流,减少交叉干扰,保证乘客方便进站、迅速出站。 站厅、站台、通道、出入口、自动扶梯、楼梯、售检票等设备通过能力与客流相匹配,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出入口进入站厅处,应保证有足够的集散面积,每个出入口宽应与其分向客流相匹配。 ( 7)换乘车站应做好规划设计,对换乘方式、换乘距离和换乘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在工程实施中,属近期建设的车站,其换乘节点的土建工程宜一次建成,统一利用两站地下空间和设备资源共享。 属远期建设的车站,宜作预留换乘条件和后期施工条件。 ( 8)全线考虑无障碍设计,设置导盲道、无障碍电梯、残疾人专用厕所等。 ( 9)车站平面设计应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紧凑,并便于运营管理和设备布置,车站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等条件。 ( 10)车站装修设计应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以体现现代交通建 筑的特点,同时应满足防火、防潮、防腐、耐擦洗,便于维修的要求。 地下车站的站台层应强调可识别性,地面、高架车站应强调通透性,并与周边环境或城市景观相协调。 ( 11)车站设计应符合《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S01892020)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 12)车站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设防烈度为 7度。 主要设计标准 中 南 林 业 科 技大学 本科毕 业设计 长沙地铁 3 号 线靳江 路地铁 车站初 步设计 第 17 页 车站各部位的最大通行能力见下表 表 车站各部位最大通行能力表 部 位 每小时通过人数 /人 1m 宽通道 单向通行 5000 双向通行 4000 1m 宽楼梯 单向下楼 4200 单向上楼 3700 双向混行 3200 1m宽自动扶梯 8100 1m宽自动人行道 9600 人工检票口(月票) 3600 人工检票口(车票) 2600 自动检票机 1800 半自动售票机 900 自动售票机 300 站厅设计标准 ( 1)公共区装修后地坪面至结构顶板底面净高 ≥ 4500mm ( 2)公共区地坪装修层厚度 150mm ( 3)公共区装修后净高 ≥ 3000mm ( 4)上部悬挂物距装修面净高 300mm ( 5)各类管理和设备用房净空应符合其使用功能和各专业工艺要求。 站台设计标准 ( 1)地坪装修面至结构中板底面净高(一般情况下) 4550mm(层高5100mm) ( 2)高架车站地坪完成面至结 构顶板底面净高(一般情况) ≥ 3300mm ( 3)公共区装修后净高 ≥ 3000mm ( 4)地坪装修层厚度 100mm ( 5)站台装修面至轨顶面高度。地铁站毕业设计计算书
相关推荐
并提供应用程序服务,它能够直接调用外部程序或脚本代码来访问数据库,因此可以提供与数据库相关的动态 HTML 页面,或执行用户查询,并将查询结果格式化成 HTML 页面,通过 Web 服务器返回给 Web 浏览器。 最基本的中间件技术有公共网关接口 CGI 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 两种。 Web 数据库技术采用三层或多层体系结构,前端采用基于瘦客 户机的浏览器技术,通过 Web
11 上超前主绕组通过的电流 90176。 ,这样在启动时就可得到一个较接近圆形的旋转磁场,从而有较大的启动转矩。 同样,当电动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70%~ 80%时,离心开关 S 将辅助绕组从电源上自动断开,靠主绕组单独进入稳定的运行状态。 图 33 电流型启动继电器接线 图 34 单相电容启动电动机原理 (3) 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 图 35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原理
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End Sub ( 2) 、 “删除”按钮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End Sub ( 3) 、 “修改”按钮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End Sub 24 ( 4) 、 “确定”按钮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End Sub (
离其自 然电位的数值来表示的。 对于钢筋混凝土中的地铁主体结构钢筋,上述极化电压的正向偏移平均值不应超过 O. 5V。 直接埋设在土壤中的金属外铠装电缆,受杂散电流腐蚀的危险电压不应大于表2. 2 所列数值。 表 2. 2 电缆金属外铠装危险电压 危险电压( V) 土壤电阻率 /Ω .m 铁接地电极 硫酸铜测量参比电极 0 < 100 100500 5001000 > 1000
出位移有足够的精度,即实际位移与指令位移之差要小。 ( 2)应该具有较长时间的大过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 一般直流伺服电动机要求数分钟内过载 46 倍而不损坏。 ( 3)调速范围宽,而且从最低速到最高速时,电动机均能平滑运转,转矩波动小,特别是在低速(如 )时,速度平稳而无爬行现象。 ( 4)能承受频繁振动、制动和反转。 在加工中心的闭环或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中,伺服驱动装置主要采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