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的工艺设计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4 螺纹加工方法 粗车 11~12 50~ 半精车 10~8 ~ 精车 6~7 ~ 孔加工方案 3 加工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 工序 1 铣轴的两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 2 粗车外圆大小端各外径 工序 3 半精车,倒角 工序 4 铣键槽 工序 5 精车,切退刀槽 工序 6 切螺纹 工序 7 调质 工序 8 去毛刺 工序 9 磨削 方案二 工序 1 车轴一端打中心 孔 工序 2 车轴另一端打中心孔 工序 3 半精车倒角 工序 4 精车,切退刀槽 加工方案 经济加工精度等级( IT) 表面粗糙度 Ra 铣 11~12 加工方案 经济加工精度等级( IT) 表面粗糙度 Ra 钻 11~12 5 工序 5 切螺纹 工序 6 调质 工序 7 铣键槽 工序 8 去毛刺 工序 9 磨削 比较上面两方案,方案二在加工两中心孔时存在同轴度误差,若把铣键槽放在精车之前,在精车时断续车削容易引起振动,影响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方案一合理 本设计的加工方法如下: ①两端面:公差等级 IT12,表面粗糙度 m,需进行铣削加工。 ②由于 M20 要车削外螺纹,故轴要先粗车至φ 20 公差等级 IT12,表面粗 糙度为 m,需要进行粗加工。 ③φ 20 外圆表面:公差等级 IT7,表面粗糙度为 m,需进行半精车,精车或磨削加工。 ④ φ 25 外圆表面:公差等级 IT7,表面粗糙度为 m,需进行半精车,精车或磨削加工。 ⑤φ 25 外圆表面:公差等级 IT6,表面粗糙度为 m,需要进行精加工或磨削加工。 4 确定毛坯 确定毛坯种类: 45 钢。 切削加工性良好,无特殊加工问题,故加工中不需采取特殊工艺措施。 刀具材料选择范围较大,高速钢或 YT 类硬质合金均能胜任 确定锻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 加工表面 工序名称 加工余量 工序尺寸 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μ m) M20 粗车 5 20 m 粗车 5 24 m 毛坯 30 φ 25 精车 25 H7 m 半精车 H9 m 粗车 4 26 H12 m 毛坯 30 M20 粗车 4 20 m 粗车 6 24 m 毛坯 30 7 5 工 艺规程设计 定位基准的选择 ( 1)粗基准的选择:由于本传动轴全部表面均需加工,而轴的中心线作为精基准,应该选择该传动轴的一端面作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 2)精基准的选择:本零件是传动轴,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其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误差且考虑到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应该选择传动轴的中心线以及粗加工后的端面为主要的 定位精基准。 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 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且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加工条件:加工材料采用 45 钢,经调质处理后的锻件 工序 I 铣轴的两端面,打中心 孔 8 机床:采用组合车床加专用夹具 刀具: YG6 硬质合金端铣刀 粗铣 M20 的两端面,以 M20端面作为粗基准 工序 II 粗车外圆大小端各外径 机床: CA6140 卧式车床,转速 n=400r/min 刀具:查〈〈机械制造工艺简明手册〉〉选用 YT6 硬质合金外圆车刀,主偏角为 90,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 ~,刀具寿命 60min. 切削速度 vc=π dn/1000= 进给量: f= 进给速度: vf=fn==20mm/min 加工工时: tm=L/ vf ① 端面加工 (以小端端面为基准) 毛坯φ 30 段 加工φ 25 从φ 30 切削至φ 26,背吃刀量 ap=。 切削长度 L= 40mm。 加工工时 tm=L/ vf=2min 加工φ 20 从φ 26 切削至φ ,背吃刀量 ap= 切削长度L=36mm 加工工时 tm=L/ vf= 加工φ 20 从φ 26 切削至φ ,背吃刀量 ap= 切削长度L=70mm 加工工时 tm=L/ vf= ② 大端加工(以大端端面为基准) 毛坯φ 30 段 加工φ 25 从φ 30切削至φ 25,背吃刀量 ap= 切削长度 L=135mm 加工工时 tm=L/ vf= 第二道工序所需工时 Tm2= 9 工序 III 钻孔 机床: Z4006 台式钻床 主轴转速 1450~5800r/min 钻头: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 3 版〉〉表 , 选择高速钢麻花钻钻头,粗钻时钻头采用双锥后磨横刀,后角 12,钻头直径4mm ① 切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 f=~的进给量 f=(~)=~ mm/r 按照强度小于 800Mpa 从〈〈切削用量简明手 3 版〉〉查得f=~ ② 计算加工工时得 tm=L/ nf= ③ 确定钻头磨损标准及寿命 刀具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