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5-19孔锚板开槽专用锯床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源文件内容摘要:

螺栓上旋装有加紧螺母。 它是一种能够使用断锯条,锯把和锯条的角度都可调整的多功能锯,不但使用方便,而且节省开支的多功能锯。 原理:由锯弓、锯把手 锯条 12 和锯条张紧装置 5 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弓由右半锯弓 6 和左半锯弓 7 构成,左半锯弓 7 穿装在右半锯弓 6 内,左半锯弓 7的外部尺寸与右半锯弓 6 的内部尺寸匹配,左半锯弓 7与右半锯弓 6之间为滑动配合,左半锯弓 7 与右半锯弓 6 构成长度可调的锯弓。 方案三 图 锯床刀架方案三 该方 案是一种液压张紧锯夹,包括固定锯夹、活动锯夹,固定锯夹及活动锯夹分别相对地安装在锯框上,在活动锯夹与锯框之间设有一活塞,活塞由液压张紧器控制动作,锯片可被固定锯夹及活动锯夹夹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锯夹的尾端设有一单螺杆结构或双螺杆结构,其中螺杆的顶部设有插块,拧动螺杆,螺杆顶进插块,锯片处于预张紧状态。 所述活动锯夹包括依次设置的滑块、蝴蝶板、拉杆、铰接在拉杆上的拉钩,滑块固定在一连接板上,连接板安装在拉杆上。 所述螺杆结构为单螺杆或双螺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减少不稳定受力点,避免受力不均造成变形, 可经久耐用,结构更简单、实用,制造成本更低,使用过程能缩短安装锯片和卸装锯片的时间,可提高生产效率,可适用于加工薄型板材的优点。 一种液压张紧锯夹,包括固定锯夹、活动锯夹,固定锯夹及活动锯夹分别相对地安装在锯框上,在活动锯夹与锯框之间设有一活塞,活塞由液压张紧器控制动作,锯片可被固定锯夹及活动锯夹夹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锯夹的尾端设有一螺杆结构,其中螺杆的顶部设有插块,拧动螺杆,螺杆顶进插块,锯片处于预张紧状态。 14 方案四 图 锯床刀架方案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锯弓往复运动机构。 该 往复运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它包括有蜗轮、主动齿轮、过桥换向齿轮、从动齿轮、驱动齿轮及齿条等部分,主动齿轮和过桥换向齿轮安装在固定于底座上的摇臂架上,并通过摇臂架和过桥换向齿轮来改变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的旋转方向,从而来达到控制电动锯弓来回往复运动的目的。 一种包括有蜗轮 主动齿轮 过桥换向齿轮 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 齿条 11 的电动锯弓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蜗轮 3 和主动齿轮 4 同轴安装,主动齿轮 4 和过桥换向齿轮 5 通过各自齿轮轴安装在固定于底座上的摇臂架 6上;从动齿轮轴 7安装在支架 8上,从动齿轮 9 和 驱动齿轮 10 安装在从动齿轮轴 7上。 结合零件的加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用以下方案: 图 刀架机构图 工作原理:前文已经讨论过,老式刨床上刀架与滑枕为螺柱连接方式,则在返回的刨削行程中,切削力的反作用力必然对刀架产生拉扯的后果,时间一长就会使连接螺栓松动,最终造成刨削精度下降,更为严重的则会致使螺栓被扯断,从而刀架掉落造成事故。 所以,锯床刀架的改进设计刀架的滑枕方向用燕尾槽导轨定位,刀架的竖直方向用丝杆螺母副定位。 凸轮能调节刀架 在一定范围内在垂直方向上下15 移动。 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该方案存在的问题:由于改进设计采用了燕尾槽导轨方案,受燕尾槽导轨占用的空间限制,导致托板不能再另行设计成老式单向牛头刨床上的托板一样能在垂直工作台平面旋转。 抬刀装置设计方案 方案一 1 箱体 2主轴 3销轴 4抬刀杆 5抬刀凸轮 6进刀凸轮 7连杆 8棘爪 9棘轮 10丝杆 11丝母 12销轴 图 机动抬刀装置 该方案将本设计的进刀和抬刀系统如上图所示。 1 为锯床 的减速箱体。 在箱体的外侧固联有导向板,锯弓安装于导向板的导轨中。 锯床主轴 2 通过减速机构获得一定的转速,经过曲柄滑块机构使锯弓获得切削材料时所必须的往复运动速度。 箱体可绕支撑主轴的支座作圆弧摆动。 锯床的进刀系统由装在主轴上的凸轮 连杆 棘爪 棘轮 丝杆 10 及丝母 11等组成。 主轴运转时,通过凸轮带动连杆使棘爪运动。 棘爪往复运动一次,推动棘轮使与其固联在一起的丝杆转过相应的角度,而丝母由于转动受到约束,只能下移相应的距离。 又由于丝母上的销轴口经过抬刀杆与箱体上的销轴 3 相连接,故丝母下移时带动箱体同样下移 相应的距离(实际为顺时针转过相应的角度)。 又由于箱体的下移使安装与箱体外侧的锯弓也下移了相应的距离,从而使锯条在被切材料16 上获得相应的进刀深度。 锯床的抬刀系统由装在主轴上的凸轮 抬刀杆 销轴 3 和丝母 11 等组成。 抬刀杆经销轴和箱体相连接,又经销轴 12 和丝母相联接,故抬刀杆实为一杠杆机构。 杠杆支点为活动支点销轴口。 且抬刀杆和箱体经销轴 3相联接用一长圆形槽,目的是使抬刀杆在锯床工作时的任何位置不致被卡死。 当主轴运转时,若凸轮 5处于升程位置,能使抬刀杆左端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从而带动销轴 3 使箱体下移相应的距离 (实际为顺时针转过相应的角度)。 而此时锯弓恰好处于工作行程中。 箱体的下移带动锯弓使锯条在被切材料上获得给定的进刀深度;若当凸轮 5处于回程位置时,由于箱体左端重量大于右端(电机安装于箱体左端),则此时由于箱体的自重使得其右端向上抬起(实为逆时针转过相应的角度)。 从而带动锯弓亦向上抬起使锯条脱离工作的切削表面,实现锯床回程时抬刀运行。 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锯床理想的切削运动。 方案二 图 杠杆式自动抬刀 结构:抬刀装置由杠杆 滑块 推杆 压簧 小滚轮架 连杆 I棘17 爪 I4 等组成。 杠杆 I 槽中的滑块 2 上的孔滑配在固定拖板上的小轴 3 上。 适当调节以小轴为中心的杠杆两端的长度,可达到不同的抬刀高度,调节后用螺钉 4 固定。 转套 5 可在支座 6 的孔内旋转,借以协调推杆 7 动作时的旋转角度。 推杆 7 瑞孔中装有压簧 8,撞击直挡块时起缓冲作用。 小滚轮架 9 上铣有长槽,以螺钉 10 导向 拉簧 11 连接在杠杆 1 和拖杆上,以减少刀架下落对的撞击。 大滚轮架 6 上端的扁方,用螺钉固定在同步杆 I7 一端的槽内。 同步杆的另一端穿在棘轮 14 的孔内。 大滚轮架 16 与棘爪 14 均可在焊接在支座 18 的 套 1 20。 中的孔中滑动,并通过同步杆起到上下动作的同步作用。 原理:当刀架进刀,工作台前进至行程终端时,直挡块 碰到滚轮 21,通过小滚轮架 压簧 8,使推杆 7推动杠杆 1下部,则以小轴 3为支点转动,杠杆上部反向移动,并推动连杆 12,小轴 13使刀架抬起。 工作台反向,推杆失去直挡块的推力,刀架由自重落下,迫使连杆、杠杆 、 推杆返回。 当推杆稍一回动,推杆上的尖槽至棘爪位置时,棘爪由于拉簧的作用进人推杆上的尖槽中,锁住了推杆的动作。 当工作台退至行程末端、斜挡铁的斜面使滚轮 22至大滚轮架 16向上滑动,通过同步杆 17使棘 爪从推杆的尖槽中脱出。 刀架由自重下落复位至此完成落刀动作。 方案三 图 电磁抬刀装置 刀架抬刀机构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刀架的抬起是靠电磁铁的推力完成的。 图 中的 (a)和 (b),分别是刀架机构处于落下和抬起两种状态。 锯床刀架的工作运行曲线,如图 18 图 刀架的工作运行曲线 根据工件加工工艺的要求,锯床的工作运行性能,应该具有如下几个阶段: (1)工作台前进起动阶段 (刀架落下一落刀阶段开始 ); (2)刀具慢速切入阶段; (3)加速至稳定工作速度; (4)工作速度 阶段; (5)减速退出工件阶段 (刀架抬起一抬刀阶段开始 ); (6)前进换向阶段 (由进程转为返程 ); (7)快速返回阶段 (空刀返回 ); (8)返回后期减速阶段; (9)返回换向阶段 (由返程转为进程 )。 以上各个阶段均是由电气控制系统来完成的。 电磁铁抬刀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从图 :刀架座;抬刀板;电磁铁激磁线圈;柱形衔铁;静铁心;压簧;推杆;拉杆等。 其中刀架即抬刀板抬起时的主要动力来源是电磁铁,即电磁线圈、铁心和衔铁的电磁吸力;落刀时靠抬刀板的自身重力和压簧 的回复拉力来完成。 电磁铁的种类、原理及结构形式: 电磁铁的种类很多,可以按照它的动作方式、激磁线圈中电流的种类、线圈同外电路的连接方式、动作速度、衔铁运动方式以及磁路的构造等来进行分类。 如图 所示,其中除 (a)为开路导磁体外,其余均为闭路导磁体。 (a)、 (b)螺管式电磁铁广泛地应用在交、直流电路上,这种电磁铁的气隙全部集中在线圈的中间,吸力较大。 因此许多牵引电磁铁和制动电磁铁都常采用这种磁路结构;拍合式和 n式的电磁铁也可以应用在交、直流电路上, (c)一般大多应用在交流电路中,( d)一般大多应用在直 流电路上; (e)盘式电磁铁应用在起重电磁铁领域较为广泛; (g)为 E形电磁铁,在这种磁路结构形式中,磁通全部通过中间的铁心,两边的铁心作为返回磁路,形成两19 个并联回路。 该磁路结构共有三个气隙,吸引时中间衔铁伸入到线圈内,其作用类似螺管式电磁铁,故吸力较大。 在许多交流接触器和电磁制动器中都采用这种磁路结构。 图 电磁铁的构造及分类 上述各种电磁铁归纳起来,可以合并为三大类型:拍合式、螺管式和 E形电磁铁。 其中拍合式电磁铁的行程最短,而螺管式电磁铁的行程最长, E形电磁铁则介于前两者之间。 还有其他形式的 电磁铁如:Ⅲ型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从图 ,无论那一种结构,只要线圈通电 (交流或直流 )电磁铁便产生电磁吸力,衔铁就会沿着箭头方向运动,向着减少气隙 6的方向被吸引,进而磁通在铁心形成闭合回路 (对于闭路导磁体 ),这就是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线圈的形状设计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或矩形等,当然要与铁心或衔铁的形状相配合而定。 本文根据实际经验,按照磁路的构造型式,选择具有闭路导磁体的如图 管式电磁铁,作为龙门刨床抬刀机构的电磁铁。 同时在方案设计中,选择直流供电方式的电磁铁,而且 线圈采用并联形式,线圈电压固定不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流:24V、 36V、 110V或 220V。 直流电磁铁的特点介绍: a.直流 电 磁 铁线 圈的激磁 电 流比 较稳 定,不受 气 隙大小等因素影 响 , 仅与线 圈 (并联线 圈 )本身的 电 阻 值 有 关 ;而交流 电 磁 铁线 圈的 电 流不 仅与电 阻有 关 , 还与线 圈的总电 抗 (容抗和感抗 )有 关 ,而且 电 抗起着主 导 作用 (因 为电 抗在 数值 上比 电 阻大得多 ); b.直流电磁铁不像交流电磁铁有电流及磁通过零现象;它不存在振动也不产生噪音,吸力稳定;而交流电磁铁,需要采取短路环的办法来解决振动和噪音等 c.直流电磁 铁不会发生因衔铁卡住而烧坏线圈的情况;而交流电磁铁一旦发生因衔铁卡住现象并且没有及时发现,必定烧坏激磁线圈; d.直流电磁铁导磁体中没有涡流和磁滞损耗存在;而交流电磁铁在交变的磁通20 作用下,导磁体中存在涡流及磁滞损耗,即铁损。 图 螺管式直流电磁铁的结构图 图 电磁铁线圈 图 ,线圈为圆形螺管式 (图 ),线圈用直流电压供电。 线圈中间有圆柱形静铁心、衔铁,圆柱形衔铁可来回运动,并带动衔铁推杆推动刀架实现抬刀功能,电磁铁的四周由电磁 材料围成圆柱形封闭导磁体。 直流电磁铁线圈吸力的计算: 图。 衔铁所受到向右的吸力 F可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部分是由衔铁与静铁心端面之间的主磁通所产生的吸力,称为表面力 F ;另一部分是由衔铁与外壳之间的漏磁通所产生的吸力,称为螺管力 F。 电磁铁的吸力 F就是这两部份的合力。 合成电磁铁吸力的数据计算: 一般可由下面的经验公式 (1)(3)计算: 28 2 22 06 .4 1 0 ( ) [ ( ) ]cr g zF IW l       ( 1) 2821 26 .4 1 0 ( ) [ ]rF IW      ( 2) 21 8 2 2206 . 4 1 0 ( ) [ ( ) ]cgzF IW l    ( 3) 12F F F 上式中的各参数的含义及计算单位: F 电磁铁合成吸力 kg; 1F 表 面力 kg; 2F 螺管力 kg; I A(安培); W 匝数(线圈);  电磁铁行程,及圆柱衔铁与静铁心之间的气隙长度( cm); r 圆柱衔铁半径( cm); z 衔铁伸入线 圈中的长度( cm); cl 激磁线圈的高度( cm); 0 空气的导磁系数,其值为: 10 ( / )H cm ; g 单位长度漏磁导,参见图 27中的各几何参数,按照公式( 4)计算: 022ln kccGg bdl d  ( 4) 上式(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